没想到嘉峪关会以这样的方式上热搜,而且还被冠以“落后的戈壁滩小县城”,当地妇女也被导师比喻为“野妇”。一座没招谁惹谁的小城市就这样走上茶余饭后。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包括选调生。作为著名大学的语言类研究生,还是外语语种,说实在的放在嘉峪关市似乎也没有用武之地。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追求,追求自己的理想也没有什么不可,毕竟十年寒窗,父母的含辛茹苦,所有的付出只有自己知道。到大城市去拼搏一下,没什么不好,也许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起在大学的甘肃籍同学,他们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当初他们上大学有一个条件是毕业后回本省,成为本地的人才,为本地的建设贡献力量和知识。但是毕业后,却都想往发达的城市去而不愿回去。

尽管毕业后如果不回本省,需要额外缴纳一笔补偿费,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大城市。拿他们的话说,大城市的机会多挣钱多,我有很高的理想,但是我想先让父母的生活好起来,毕竟他们在我的求学期间付出了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那座城市期初就是大城市,就是深圳当初不也是一个小渔村。不喜欢就悄悄地离开,不要伤害她。就是这样的小县城,也是经过当地一代代人的努力和付出换来的,也是以往诸多选调生的自我牺牲建设起来的,也是一代代嘉峪人远走他乡,而后再返乡建设起来的。他们何曾不知道大城市的好,不知道大城市的繁华。但是走再远,他们也知道那里是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历过岁月和沙场洗礼的嘉峪关,一个牢骚和一篇小作文不过是一粒尘埃。这座有着西北男人般粗狂和包容的城市,同时也有着西北女人的勤劳和善良,他们会以迎接戈壁风沙一样的胸怀,包容来自各方的批评,接纳来自各方的赞赏,他们也会用如画的风景和淳朴的本土人情,迎接五湖四海的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