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某公众号上的一张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的是某年9月的一个下午,某医院的急救队员去给一个家属报称“昏迷”的出诊,现场发现患者“腐臭、面色苍白、手脚瘀紫”,判断患者现场死亡,护士未连接心电图导联线,拉的直线图。医生呢?事后没写院前急救病历,后来在主任的提醒下,次日下午才补写病历。

两天后,死者家属曝光出现场的医护人员,给“仍有生命体征的患者误诊死亡,延误患者救治“,舆情即出,上级主管介入,后卫健委以医生未按规定补记抢救病历,顶格罚款5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医护感受到的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腐臭、面色苍白、手脚瘀紫”,这说明了什么?患者出现了尸臭、尸斑,死亡时间不短了啊?

当时时间是在9月7日,天气还很炎热,算是夏季。

出现尸臭,死亡时间,常温下,约3-6小时。

出现尸斑,死亡时间,平均约死亡后2-4小时出现。

也就是说,患者,不,死者,已经死了半天了。

但死者家属揪住急救队员的缺陷不依不饶,还是引发了一场医患纠纷,最后医院医生被罚款处置。

这起医患纠纷带给我们急救医护人员什么启示?

你认为没有必要再去证明的现实,就因为有的人对你工作不满,依然能够引发舆情,掀起波澜。

例中,医护人员的工作缺陷在哪里?

医护工作都有缺陷和不足。

1、护士工作缺陷

现场拉心电图不规范。

记住,院前急救工作,都是在患者、家属或群众的监督之下完成的,医护们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公众的监督之下,由不得半点马虎和应付。此案,即为明证。

切记,杜绝类似之事再犯。

2、医生未做现场查体

即使患者身上出现了尸臭、尸斑,基本的查体还是要做的,毕竟,你是医生,并且接收了急救任务。

观察胸廓有无起伏,触摸颈动脉有无消失,这些基本程序,即使你是在做样子,也要做的像模像样,以堵住悠悠之口。

3、发现异常,及时报警

发现家属报“昏迷”,现场判断死亡,家属不认同,医护人员为了自保,除了必要的现场判断外,可以继续上报,报110,报医务科,留下工作痕迹,多一个人做旁证。

4、医疗文书书写不及时

救护车回车后,医护人员要按照《抢救工作制度》,在6小时内据实补记院前急救救护记录。人命关天的大事,一定要重视,注意完善相关医疗文书,把工作做细,即为病人,也为自己。

涉事的医生本来没有太大的工作缺陷,但就是因为违反医疗文书书写规范,被上级主管部门顶格罚款的。

后记

院前急救无小事,尤其是医护人员去出诊时遇到死亡的病例,一定要慎重,把话说到,把活做细,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