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温暖中医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夏天的形容词是什么?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火伞高张。

几乎都围绕着一个字:热。

夏天热是真的,但炎热的背后,风寒也无处不在,冬天的风寒是明目张胆的,大家会躲着避着,夏天的风寒总让人始料不及。

比如夏天出着汗进到空调屋里,或者突然变天了,没来得及添加衣物,又或者晚上开窗户睡觉受了冷风,等等,导致风寒入体,此时非常有机会用到的一个中成药,那就是荆防颗粒。

荆防颗粒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个中成药,它是根据古方制作成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的荆防败毒散,这个方子有很多个版本,但以明代医家张时彻的最为有名,历代医家用的最多。

时间再往前推至宋代,又有一个人参败毒散,荆防败毒散是根据人参败毒散加减来的。

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独活、羌活、前胡、柴胡、枳壳、桔梗、茯苓、川芎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

理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来看荆防颗粒的功能与主治。

荆防颗粒治感冒,是风寒感冒的常用药,但治感冒只是它最基础的一个作用,它还能治鼻炎,治皮肤病,在张时彻的《摄生众妙方》里有“治疮疡肿毒”的记载。

接着上文,风寒入体,使人感冒或者有感冒的迹象,可以服用荆防颗粒;风寒入体,引发鼻炎,引发荨麻疹,也可以服用荆防颗粒。

方中荆芥、防风功效相似,性质也接近,配在一起,解表散寒,能够发散寒邪,还有风邪,药力比较温和。

那么,相比之下,羌活、独活就要厉害一些,羌活、独活也是中医常用的一个药对,其发散之力大于荆芥、防风,使风寒邪气的出路更加通透。

剩下的中药,柴胡升,前胡降;桔梗升,枳壳降;川芎畅达全身之气,这一组调气机升降出入,风寒郁闭,气机升降失常,从外感的层面,通过调气,使肺气通畅,可以止咳化痰,但它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那就是驱邪外出,让身体秩序恢复正常。

茯苓健脾祛湿,又有宁神的作用。

甘草调和诸药。

整个配伍疏散透利,性质又非常平和,大人、小孩都可以服用。

荆防颗粒是风寒感冒的常用药,尤其是在感冒初期,越早服用效果越好,你也可以用它预防感冒,既能治又能防。

它也可以治鼻炎,当症状主要集中在鼻子,鼻子塞、流清鼻涕,荆防颗粒是很好的选择。

它还能治荨麻疹,当皮肤上突然出现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隆起斑块,颜色与肤色接近或者呈现苍白色,瘙痒,这种就属于风寒性荨麻疹。

风寒性鼻炎,风寒性荨麻疹,遇寒发作,同时又怕冷无汗,舌质淡苔白腻,就可以服用荆防颗粒。

所以说我们不要只把它当作一个感冒药来用,中医谴方用药是不受病名影响的,中医的关注点始终在病因,同样的病因,同样的治法,这就是异病同治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