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晚到家

多半是在小卖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需多费心思寻找

就能看见TA正和小伙伴们热火朝天地

在各式玩具中激动挑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谁的童年回忆我不说△

(小红书@UU的怀旧本)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中小学生的健康、安全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消费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新产品涌入儿童用品消费市场。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问题亟需得到家长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为加强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管理,进一步保障儿童和学生健康安全成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重点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管理的公告》。

本文结合

广东省近年产品伤害监测信息

整理了相关消费小贴士

快来一起了解这些潜伏在身边的

产品安全隐患

01

水精灵

水精灵,又称海绵宝宝、吸水珠,广泛应用于各类玩具中,校园中时常可见其身影。

水精灵吸水、保水能力很强,一旦玩笑打闹中发生误服、误塞等情况,遇水可膨胀至原先几十倍体积的水精灵就成了危及生命的“拦路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一名儿童因误服水精灵导致死亡——这并非唯一的致伤案例。

根据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数据表明,仅在2023年,就有6起与水精灵误服相关的伤害。水精灵导致的异物存留可能存在于青少年儿童耳鼻喉各处,轻则造成咳嗽等轻微不适,重则会引发窒息、肠梗阻,乃至死亡。

根据国家标准,玩具膨胀率超过50%视为不合格产品。

家长应当理智消费,引导少儿选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玩具并正确使用。

02

磁力珠

磁力珠,又称巴克球,通过拼搭、吸附塑造成任意造型,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一时风靡校园。

可一旦误服多粒磁性部件,两两相吸极易造成肠道穿孔,引起腹膜炎和肠梗阻等危险并发症,严重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4年,广东省产品伤害数据库共监测到巴克球致伤近20例。

针对磁性玩具,国家标准要求磁性玩具的磁铁部分磁通量指数应小于50kG²mm²

※根据上海市场监管局提示[ 《这类“网红”文具,14岁以下不适用!监管部门紧急提醒》,央视财经,2023.02.26],可以通过简单测试来筛选产品,即当两个磁体间隔着3张打印纸还能相吸,表明磁通量已过高。

家长在购买相关产品时,一方面应当注意产品质量与磁通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另一方面要关注产品标签,包括适用年龄、使用方法以及警示事项等,并引导青少年儿童正确认识产品潜在的使用风险,规范其使用方法。

03

软弹枪/水弹枪

软弹枪/水弹枪,是一种号称无致伤性、以海绵或吸水珠作为子弹发射的弹射玩具。因其造型高度仿真枪支,引来孩子们的追捧。

可实际上,该类产品有可能存在动能超标、警示标签不合规等问题,易造成人身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广东省产品伤害数据库共监测到软弹枪/水弹枪致伤10余起。其中,8成以上患者受伤部位集中于头颈部,临床诊断多为角膜受损。

使用此类产品,具有一定风险。家长购买此类产品时,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和注意事项,按照产品使用说明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同时,使用时需注意眼睛等身体重要部位的保护,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

对于年龄较小还没有形成安全意识的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不应该购买该类产品。

04

炸包玩具

炸包玩具,又称“手榴弹小炸包”“仿真手榴弹”等,其外包装五花八门,以“手雷”“鞭炮”等造型居多,主要成分为苏打水包(碱性)和柠檬酸粉(酸性),通过两者相遇的化学反应使得袋子迅速膨胀爆炸。目前,该类产品受到许多中小学生的追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炸包玩具不但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甚至存在安全风险。

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 6675.1-2014《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规定:玩具,特别是化学游戏玩具,不得含有下列物质:混合时,会因化学反应或加热而引起爆炸。

此外,“炸包”玩具类产品大多难以溯源,一旦造成身体伤害,维权困难。

家长应当提醒孩子不要购买此类产品。

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承载着殷殷期盼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

儿童伤害的预防与应对

共同守护中小学生的安全与健康

为平安校园的建设保驾护航

本文转自:广东疾控

联合出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我是巍子,急诊科医生,每天都会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急救技能和健康知识!这个公众号帮过许多人,救过许多命!

远离悲剧,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