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要我蛰伏,我就蛰伏。耐住寂寞,回山洞里,把功练成。”

——王潇《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忙碌的生活当中,找到自己坚持的信念尤为重要。在画画这件事情上,需要比其他事业更持久的耐心,要有时常关注万事万物的洞察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代邓椿《画继》记载了一则小故事:

宋徽宗赵佶视察即将修筑完成的宫殿,宫廷画师们精心绘制的壁画都没有引起他的重视。他只注意到,宫殿前柱廊栱眼中,一名年轻画家画的斜枝月季花。宋徽宗赞叹,这枝月季画得最好,因为月季花四时朝暮,花蕊、茎叶各有异同,而这枝月季正是表现春季中午时候的姿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

在隆德园艺术苑倪老师的笔下,清风徐来,莲花飘香,宝座上的佛菩萨在如意轮的光芒下悠然端坐。清风敛起佛菩萨身上的薄纱衣裳,拂动宝瓶中柳枝上的露珠,笔墨将这竹林深处的庄严景象定格永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在《净因院画记》中谈到:“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苏东坡要表现的不是常形,而是常理。这里的“理”既是画中物象的自然规律,又是文人墨客的画理与技法,更重要的是,讲究画外的功夫与修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5月,倪老师临摹明代画作《送子观音图》完成。画作上,观音菩萨头戴华贵宝冠,佩有耳环、项链、手镯、腰饰等珍宝璎珞庄严全身,面容慈祥雍容,怀抱可爱的婴儿。婴儿同样全身满饰珠宝璎珞,手中还拎着一个大钱袋,以示福报无限。观音菩萨周身有祥云瑞气缭绕升空,表示观音菩萨怀抱婴儿从天而降。菩萨骑着坐骑,左脚踏有一朵莲花,善财童子在狮尾面朝观音菩萨朝拜。狮子代表着“勇猛”“威德”,可以降伏一切龙魔所生的病苦。这幅《送子观音图》有着美好的寓意,菩萨送来一个具足智慧、勇敢、健康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画家董其昌说过,学画的人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能胸襟开阔,见识深远。要将画者一生的学养、气质、品格、情趣纳入作品,这样画作的意境自然就提高了。想要不断提升绘画的技巧,除了每日的坚持,更重要的是对心性的不断修行。

“师造化”不是绘画的全部,“师心源”是一场终生的修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