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得知,夏代历法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历法,古人依据北斗星斗柄所指方位来确定月份。正是天象、历法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闰年闰月闰日等知识才被农民所熟知。公历是来自基督教,就是所谓救世主出生那年为公元元年,普通意义上阳历每隔四年为一闰年,阳历二月二十九天每增加一天就是闰日。幸运的是,2020年的闰月刚刚过完,农历鼠年的闰月是在闰四月,还没到。明天是农历三月初一。鼠年会比猪年多一个月,一共13个月,380多天。当然,2020年公历是366天,关于公历闰年闰月闰日的起源,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下历史知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大部分古代历法都有闰月

中国历法追溯至夏代,而玛雅人早已掌握丰富的天文知识,制定出22种历法,涵盖太阳系及众多地外星球运行周期。谈及纪年、纪月、纪日,不得不提古埃及的太阳历和苏美尔人的太阴历。希伯来、中国和佛教历法里日月分离,这意味着月球与地球相对太阳位置的不同,月球周期计算的一年和按地球轨道周期计算的一年大约相隔十一天,我们将周期性额外增加的月份称作间隔月。关于间隔月的长短始终无法确定,执政官可以缩短或延长,有时因为政治需要长达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凯撒大帝引进闰日概念

那位曾说出“我来,我见过,我征服”名言的凯撒大帝,从一位执政官一跃成为罗马帝国的独裁者,他不仅改变了欧洲历史进程,还重新制订了罗马日历。埃及日历的优越性在于日期的设定便于观星,可是凯撒并不满足于此,在埃及日历基础上,凯撒和亚历山大的哲学家索西奇尼斯决定每四年增加一天在二月,闰日因此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计算出现问题

世界三大历法包括公历、回回历、佛历。其中公历最初源自古埃及的太阳历。经凯撒改编日历计算的一年是365.25天,对于教会来说,复活节日期偏离原先设定,整整提前了大约十天。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重新修改历法,确定保留闰日,不过把它从被400整除的年份剔除,这才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方历法——格里高利公历。专家指出最后一次修改仍然没有解决公历存在的根本问题,3030年后再考虑也不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闰日习俗与婚姻有关

现代青年人流行庆祝西方节日,双十一被戏称光棍节。不过闰日才是真正的光棍节。在五世纪的爱尔兰,传统规定女人不可以向男人求婚,只有2月29日例外。不仅在爱尔兰地区,希腊情侣也忌讳在闰日结婚。至于中国传统习俗也是告诫年轻人不要在闰年结婚。可见自古至今、自中向外婚姻与历法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闰日出生之人被称为“树苗”

出生在星座边界的人总是特立独行,全世界仅有500万人出生在闰日,几率只有1/1461,这些人在各行各业表现与众不同。因为出生日期缘故,他们的性格似乎也刻上魅力的烙印。一些闰日诞生的嘻哈歌手、影星和演说家每四年才过一次生日,不得不说他们是真真切切的精英人士。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选题:阎浮界(制怒)

本文编辑:木木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