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章之前,感谢您点个“关注”,既能有很好的体验,还能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关注!

前言:

1988年1月24日深夜,我国贵昆线上正行驶着一辆内燃机车。车上上千名乘客昏昏欲睡,司机则和往常一样正常行驶。

谁也想不到,在当天凌晨一点多时,一场惊天灾难将会爆发。这场灾难不仅给铁道部敲响了警钟,更引得当时的铁道部负责人丁关根引咎辞职,开启了我国高级官员在重大事故后引咎辞职的先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1月24日当天,究竟发生了怎样的灾难?丁关根在这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点个赞,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件事。

惨烈车祸

1988年,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乘坐火车出行的人也越来越多。逐步增高的民众需求,给铁道部工作带来了严峻压力。为满足人们日常出行,全国铁道部在部长丁关根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影响至今的大发展。

但在发展中,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

比如,就在这年1月24号,贵昆线上,就爆发了一场惊天灾难。

灾难源头,是一列内燃机车。这辆火车像往常一样行驶在铁路上,绕过一个大下坡后,进入既定村镇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家村,是此趟火车必经之地。这里有一位名叫付锡祥的扳道员,十几年如一日的工作在岗位上。

这天,付锡祥照例在既定时间内,来到站口执行扳道任务。按照往常经验来看,扳道任务完成后,他还有足够的时间离开铁轨。但今天的情况却有些不寻常。付锡祥刚刚做好工作,抬头就发现火车已经冲进自己五十米范围内。惊魂之下,他飞速跃出铁轨,避让火车。

跳出铁轨后,付锡祥照常回神目送火车。谁知,这一看却发现,火车头后面竟然只挂着一节行李车厢,本应存在的十几节乘客车厢竟不翼而飞。

这种反常现象,令付锡祥瞬间吓出一身冷汗。按照正常车厢顺序,行李车厢应该在一整列车厢的最末尾。现在只有车头和行李车厢,那就说明乘客车厢很可能已经脱落,并且受到了行李车厢的碾压,出现了二次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想到这儿,付锡祥急忙冲进办公地点,快速将这里的事情报告给站长。站长又紧急联系该车车长,将情况一一说明。

得知乘客车厢全部失踪,车长也吓得魂飞魄散,急忙采取紧急制动,将火车停下来。

随后,车长和几名工作人员沿着铁轨一路往回找,果然在不远处,找到了遗失的12节乘客车厢。

只不过,此时的乘客车厢,早已经被巨大力量甩出铁轨,又被行李车厢二次碰撞,厢体严重变形,里面的乘客也死伤惨重。其中第九节车厢最惨,从现场情况来看,这节车厢应该在脱轨后被抛上天空,而后又重重坠落,所以变形情况最为严重。

钢筋铁骨的车厢尚且如此,里面的乘客有多凄惨,自不比多言。据当年经历过这件事的人回忆,当时现场简直称得上人间地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现事故后,众人来不及恐惧,立即冲进现场开始救人。付锡祥和站长则冲回邓家村,呼喊村民过来加入救援队伍。同时不忘向上级报告这件事,请求各地支援,以及希望上层调度能将后面的车辆叫停,以免对铁轨上的乘客和救援队伍造成不必要伤害。

引咎辞职

1988年1月24日深夜那场火车事故,不仅给了铁道部一记警钟,还让时任铁道部部长的丁关根引咎辞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邓家村村民的鼎力相助下,不少幸存乘客被拖出车厢。一些回过神来,受伤较轻的乘客,急忙加入救援队伍。而那些受伤较重的乘客,则被村民们和其他人合力送去附近医院接受治疗。与此同时,附近的所有救援力量也快速向这里集结,共同加入到了这场灾难的善后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长达几天的紧急救援,现场伤亡人数终于统计出来。据新华社报道,在这场事故中死亡的乘客,一共有88人,受伤的共有237人,堪称国家级大灾难。

在新华社报道的同时,国内外其他媒体也没有闲着。不少外国媒体都凭借此事,对我国进行大肆污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另外,这件事也让全国人民对火车这一交通设施,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和抵抗情绪。

为了给国内外一个交代,国家迅速成立事故勘察小组,到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取证,同时还走访了大量幸存者,询问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一阵紧锣密鼓的调查过后,事故原因逐渐清晰。原来,在进入邓家村之前,火车走过一段拐弯下坡路,偏偏这时候司机还超速行驶,这就导致在拐弯时,车体在高速状态下,难以保持稳定。加上现场还有脱轨痕迹,证明当地路段上的铁路路基也有问题,种种情况综合起来,最终酿成了这桩惨案。

事故发生时间,正值我国改革开发进入高速发展期,全国铁路大发展阶段。此前不久,时任铁道部部长的丁关根才定下了“投入产出,以路建路”、“北战大秦,南攻衡广,中取华东”的国家级交通战略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这些战略都在告诉实现中,可贵昆线上的这场人为车祸,却让人们看到了铁路建设中的不足。不管是人员管理问题,设备维修问题,还是其他问题,都给铁道部敲响了警钟,让他们知道了,自己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出现了这么大的事故,自然有人需要对此负责。铁道部部长丁关根在得知情况后心如刀绞,认为出现这么大的问题,是自己和铁道部工作没有做到位,自己应该站出来担负责任。

于是,在事故发生同年,他就沉痛向全民反省了自己的问题,决定承担此次事故中的全部问题,并毅然选择引咎辞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之前,还没有这么重要的领导,为这种事故引咎辞职的先例。

丁关根的辞职,不仅让民众们看到了铁道对每一个乘客的重视,对每一次事故的总结,以及整改的决心,也让外国看到了中国发展交通的坚决态度。

同时,他的辞职,也为政坛开了先河。自此以后,凡是发生重大事故,不仅地方领导要承担责任,中央直属领导同样需要为事情负责。也正是从这时起,才有了现在的重大事故后,省部级领导引咎辞职,以宽慰遇难者家属的事例。

可以说,丁关根用自己的切实行动,为我国交通建设和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那么,辞职后的丁关根,后来过得如何呢?

晚年如何?

只因一列火车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时任铁道部部长丁关根主动站出来引咎辞职。辞职以后,丁关根的人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件事中,丁关根不仅很好的安抚了伤亡者家属,还很好的处理了铁道路所遇到的难题。凭借这些优异表现,中央当然舍不得放弃人才。在丁关根辞职后不久,中央就重新下达调令,将其调去国家计委工作,同时兼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这两项工作,都关系到国家大计。而丁关根也没有辜负祖国的重视。在计委工作时,他高瞻远瞩,制定了新的五年计划,为祖国在之后几年中的发展订下基调。在台湾事务办公室工作时,更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祖国统一方针不动摇,为推动两岸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后来,因为表现优异,丁关根又被调任到中央书记处担任书记,同时担任中央统战部部长。肩上担子越来越重,但丁关根从没有抱怨一句,而是积极参加工作,为实现祖国繁荣发展,实现和平统一,促进两岸交流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

可以说,晚年时候的他,用另外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年轻时许下的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丁关根很小时候,就立下志愿,要投身铁路事业,为祖国发展做贡献。后来几十年中,他一直紧盯目标,不懈奋斗。靠着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他顺利从上海交通大学运输管理系毕业,并进入交通部海运局工作,积攒了大量工作经验。后来又担任运输总局工程师,对铁路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后来,他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在其他人都对前途感到迷茫时,他仍然坚定不移的做着手头工作,不断汲取新知识。

正所谓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丁关根很快就被上级发现,并重新回到铁道部,继续为铁路事业,为祖国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

88年那场惨烈车祸,虽然让他与铁道部彻底绝缘,但在国家计委和统战部工作期间,他仍然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国奉献,从另一个方向,实现了自己许下的“为祖国发展做贡献”的誓言。

可以说,这样一个一心为民,忠贞为国的人民好公仆,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关根晚年时,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这是一个他此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但秉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他不顾自己头发已经花白,眼神已经浑浊,毅然捧起相关书籍,再次学习起来。

这样的风险,一直持续到退休,才算作罢。

2012年7月22日,这个为人民付出了一生,辛劳了一生的共产主义战士,终于走到了生命尽头,于北京某医院中病逝,享年8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让我们向丁关根同志学习,并致敬。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内容了,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加关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