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5月19日电(记者何磊晶、张文谦)不久前在江苏举行的马拉松比赛结束后,没有到达终点的选手只剩下寥寥几人。这时,一名瘦弱的中年男子推着一辆蓝色婴儿车奔向终点,现场顿时热闹起来,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仿佛他赢得了比赛。

“小白,等一下!200米!100米!” 15岁的儿子小白,推着三轮婴儿车,戴着头盔,兴奋地张开双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过去10年来罗书健强迫儿子完成的70场马拉松之一。

罗树建,47岁,是浙江金华的一名快递员。他早已习惯了工作时间的紧迫,对于逆命而行的儿子更是如此。

2009年,她的儿子小白出生,但由于分娩时长时间严重窒息,小白脑部严重受损,被诊断为脑瘫。更糟糕的是,小白还患有严重的癫痫症。 “他每天摔倒20到30次,有时头会流血,需要缝针。”罗树建说,他给小白戴了头盔,以缓解经常摔倒带来的疼痛,但头盔坏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罗树健发现了一部关于迪克父子在美国的纪录片。视频中,迪克霍伊特(Dick Hoyt) 坐在轮椅上推着患有脑瘫的儿子里克霍伊特(Rick Hoyt),参加了一千多次马拉松和铁人三项比赛。他也成为波士顿马拉松的标志性人物。

罗书剑深受感动和启发。当时国内还没有大规模举办马拉松路跑赛事,但罗树健已经萌生了带着小白去跑步、看看世界的想法。 “作为一名父亲,如果迪克霍伊特能做到,我也能和鲍勃一起做到,”他说。

他说,“马拉松为绝望中的我打开了一扇天窗,让我看到了命运的曙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罗树健第一次带着小白去参加马拉松。比赛前六个月,罗书健每天凌晨4点30分起床,凌晨5点就开始练习长跑。 “跑步给了我精神上的滋养,我感到一种新的希望从内心深处升起。”

每当罗书剑踏上跑道,推着小白加速时,小白左顾右盼,挥舞着双手,对着两边的跑者和观众开心地微笑。小白脸上的笑容也激励着罗书剑去跑好每一场比赛。继续沿着轨道走。

“跑了30公里,我的双腿感觉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但小白的笑脸激励了我,所以我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为了提高训练效果,罗树健自学了各种体育视频。从热身到动态伸展和节奏策略的锻炼技巧。

有时候跑马拉松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有点单调。为了给小白一些新的东西,罗树健决定参加一些内容更多的运动,比如铁人三项。他找人订购了一辆前轮宽桶的货运自行车,成为小白在铁人三项自行车赛场上的驾驶舱。

目前,罗树健正在带着小白参加全国20多个城市举办的马拉松比赛,她每次都计划去参赛城市转一圈,做一些看熊猫、看海、听话剧等活动。 “马拉松赛道很长,但小白的寿命可能不确定。在有限的时间内,我想带小白带他去看更多精彩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书健每次参加马拉松比赛,都能感受到观众的热情和鼓励。这对父子搭档的故事也引起了极大关注。在罗树建的社交媒体账号上,网友们总是表示他和儿子小白的故事感人至深。

“父子俩通过跑步传播爱与力量,感动了人们。 “这就是运动的力量。”这是一位网友留言。

从2017年开始,罗书健每年都会在家乡组织一次有脑瘫或自闭症儿童的家庭郊游活动。他还邀请了身体健全的孩子,让他们可以组队玩耍。 “这些家庭知道我们的故事,并期待每年参加这项活动,”他说,“我也想为他们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日,罗树健受邀参加一场以自闭症为主题的慈善活动。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他说:“人生这条漫长的路上,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但我坚信,风雨背后一定有彩虹,生命会在奔跑中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生命中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爱。”

“我把双腿托付给了小白,小白给我灌输了坚定的信念,我会继续和他一起跑,完成我人生的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