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众多的冷战建筑中找出若干个来,则不能不提柏林墙。

柏林墙谈不上壮观。现在我们可见的只是它的遗址,一个纪念公园和一个东边画廊,

仅此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上柏林墙将柏林,甚至德国一分为二。我们知道,二战后德国一分为二,在纳粹德国的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就是东德;在美英法占领区域建立了联邦德国,这就是西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柏林原为“大柏林市”,在二战之前为德国的首都。二战后,根据波茨坦协定,柏林同德国一样,自然也就免不了被分区占领的命运。

柏林市区西半部属于西德,为其非法定的事实领土。由于整个柏林都在东德境内,所以对于西德来说,西柏林就是一块飞地,整个城市都被东德包围,形如一个“孤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种流动大致有个方向,就像东西德之间流动一样,那就是东德居民向西流动。

有数据表明,在1945年-1961年,也就是柏林墙建成之前,东德向西德移民的数量在300万人以上。除了政治驱逐之外,移民大多是教授、工程师、医生、教师等知识分子。显而易见,大家是自动逃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涉及到东西差距。从原生地理来看,德国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铁矿基本上就在西部,而东部比较贫瘠。这是西部发展的先天优势。

加之,战后西德从马歇尔计划中获利甚多,经济恢复较快,经济发展的好又会带动收入、医疗、福利的提高。

同时,西方又不断宣传西德的生活如何富裕,人们的思想逐渐转向。逃离便无可避免地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天夜晚,东德最高领导人埃里希·昂内克和情妇在豪华卧室里耳鬓厮磨,你侬我侬。心旷神怡之下,他慷慨地许诺她一个愿望,要什么都行。情妇想了一会,回答说:“哦,埃里希,如果你一定要为我做一件事的话,我希望是:开放柏林墙,一天就够了。”埃里希痛快地说:“当然没问题,亲爱的。”不过他对她这样的愿望颇为不解,就问:“为什么要我做这种事呢?”情妇答道:“我只想和你享受一下二人世界。”

逃离在其他地区还好,如果发生在都市区柏林,便有了更为特殊的意义。毕竟,这事就发生在苏联眼皮子底下。

为了遏制人口外流,东德政府计划修建柏林墙。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的柏林墙架设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柏林墙并不是沿边境修筑的,而是偏东德一侧。这样做的目的显而易见。即便你翻越了柏林墙,仍在东德的土地上,边防军依旧可以对你采取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13日下午,柏林墙树立以后,一个青年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向铁丝网。这是第一个逾越柏林墙的人。当时,东德警察并未尽全力进行拦截。

此后,翻越的难度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一个叫布鲁希克的年轻人,和他的朋友开着大客车撞墙,被发现后,遭到了警察的密集射击。客车起火,当冲进西柏林时,布鲁希克已经身中19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在诸多翻越计划中,最为出名的要数57号工程了。这个工程其实就是一条隧道,全长145米,深入地下12米,耗时半年才得以完工。

这条隧道从西柏林开始挖掘,而入口就在东柏林一所房子后院的厕所里。要知道,这么长的隧道,如果没有地面测量很难精准挖掘,但是德国人却做到了,其思维缜密可见一斑。由于这个隧道挖得隐蔽而精妙,先后有57位东柏林人成功出逃。

可见,一堵柏林墙并不能阻止人们出逃的决心。但是有了墙的存在,两个阵营的对接更加剑拔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人为设置的屏障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一堵墙并不能阻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