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不少关于孟良崮战役的视频,其中有这么一段:当时的华野副司令粟裕在战前部署下达命令,可是下面有一些将领不理解,讨价还价。这个时候陈老总眼睛一瞪,一拍桌子,刚才还在喊声震天的那些将领们个个都老实了,像是绵羊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不过是影视剧中的场景而已,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确实是通过影视剧表现出来的。但是这也是史实,在真实历史上确实有过这样的事情。

在解放战争初期,粟裕的职务提升太快,之前很多将领和他平起平坐,甚至有的还是他的上司。这些人的资格都十分老,也有诸多的战功。

但是现在粟裕一下子成为他们的领导了,这就好比如一个公司突然来了一个二十岁的领导,他下面有个资格很老的员工,他绝对不服气一个年龄的领导在自己的头上,这在军中也常见。

粟裕资历很老,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参加过南昌起义,后来跟着主席上了井冈山,还担任过军团参谋长,在南方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在新四军的时候担任副支队长,皖南事变之后,担任一师师长。所以说粟裕也是我军的一员资历很老的战将。

但是要明白一点粟裕的基础在新四军,而华野是在1947年1月以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的新四军大部及其后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和山东的八路军一部及其后成立的山东野战军为基础组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担任副司令,一些新四军的部队可能会对他服气,但是华中和山东八路军,甚至是山野部队的一些悍将不服气,也是正常的。

但是这些人可以不服气粟裕,却对陈老总相当服气。在《英雄孟良崮》中身为纵队司令的许将军,不理解粟裕的意图,和粟裕讨价还价,这个时候陈老总接过电话,直接说“许司令,你不要给我讨价还价,执行502(粟裕的代号)的命令就是我的我的命令,完不成任务,我用党纪军纪处理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猛如许上将这样的人,在陈老总面前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得乖乖去执行命令。华野像许上将这样的猛将有很多,他们也只有陈老总能压住,陈老总在华野可以说是一言九鼎,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对陈老总这么服气呢?

陈老总为什么在华野有崇高的地位

一、资历这句话说的虽然不好听,但是无论在哪里资历都十分重要。陈老总无疑是资格老的那几人之一,早年加入了中共,后来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到了井冈山,曾任党代表,前委书记,和毛主席朱总司令一起被称之位三巨头,这样的资历在当时没有几个人可以比拟的。特别在他去世后毛主席抱病参加他的追悼会,和在当时几乎是不敢想象的,可以看出陈老总的资历之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长期战争建立起来的威望有很多人说陈老总不懂军事,你们觉得这种说法能够站住脚吗?十大元帅中哪一个不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陈毅元帅也不例外,他还是唯一一个没有参加过长征的元帅。

要知道当时留下来坚持游击战争比在长征中更加的危险,而陈老总却坚持了下来,为革命保存了火种。而且皖南事变之后毅然挑起重担,重建新四军,这种威望决定了他的地位。所以陈老总在华野有无可争辩的地位(饶也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老总和粟将军是将相的关系

陈老总和粟裕将军在华野就相当于是将相之间的关系,古时候将在外专心负责打仗,在朝中有相为之保证后勤和其他的事情,陈老总和粟裕将军就是这样。

粟裕将军的军事指挥才能无可挑剔,但是他也需要陈老总的大力支持,也正是陈老总的大力支持,才使得粟裕将军能够全心全力的放开手脚指挥战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所以说华野能够取得巨大胜利,一方面是粟裕将军超出常人的指挥才能,另外一方面也是陈老总的大力支持,这是两人双剑合璧的结果,和古时候的将相十分的相似。所以说华野在山东取得的局面得益于两人之间的亲密合作。

当然这只是自己想说的一些话,真实的历史远比这个要复杂得多,诸位也不要争执陈老总和粟大将谁的功劳大,谁会打仗?粟裕大将到底能不能被授予元帅军衔了?

我想两位将军当时都没有想这么多,我们要明白两人是好搭档好战友,好兄弟,好亲家,这关系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有的。两人都为中国革命做出来巨大的贡献,他们两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而元帅和大将军衔的讨论,我想也不是两位老革命家所希望看到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