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史明君心

编辑 | 史明君心

<<·——前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发展,全球的文化发展也出现一种大融合的趋势,在当今时代下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最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

在每一部电影的背后,都能反映出一类社会问题,也代表了一类人群的社会诉求。

在超级英雄电影系列中,有三类代表英雄形象,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也反映了一个国家中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人、蝙蝠侠和蜘蛛侠分别是超级英雄电影中的代表形象在这三种形象中,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人民的文化信仰,展现出人们的精神需求。

超人代表的是最初人们的心中诉求,体现了当时的主流社会愿望,具有引导主流价值观的作用。而蝙蝠侠则是探讨身份的自我认同,最后就是蜘蛛侠,他作为普通民众的化身,也同样可以获得英雄般的认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将从超人、蝙蝠侠和蜘蛛侠的形象来分析超级英雄电影系列中的文化认同。

<<·——从人到神再由神到人的身份转换——·>>

超人系列电影是超级英雄系列电影的开山之作,为民众塑造了一个非常符合当时社会特征的英雄形象。第一代《超人》于1978年问世,之后是2006年的《超人归来》最近的部作品是2013年的《超人:钢铁之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人系列电影在经过了35年的发展后,充分见证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变迁过程,展现出了不同时期的文化认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超人系列电影可以发现,这是一个英雄从入化身为神,再由神化身为人的转换过程,侧面反映出了超人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的不同特点。

它展现出了一往无前的斗志和勇气,在影片中超人时刻救人于危难之中,无所不能拯救苍生,即使在谈恋爱的过程中,超人的形象也都完美无缺,如同神的化身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超人的身份被赋予了双重意义,首先就是作为记者的克拉克·肯特记者的形象寓意着英雄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也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需要自由和平等。

其次就是人们对隐私的重视程度,强调了英雄背后也是平凡的民众,表现出了每个普通的人都是建设国家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两种身份含义的构成下,展现出了当时这个国家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国际地位空前绝后。然而,事事都会物极必反,因此第二部《超人归来》就诞生于2006年,这正是“9·11”事件之后,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时间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时期正是这个国家发展的瓶颈期,社会发展疲软,人们的精神信仰已经不需要个人英雄形象来支撑,更加注重对家庭和自身的关注。人们习惯了被超人保护,从而将超人渐渐遗忘。超人感受到自己不再被人们需要,感到了莫大的空虚和寂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使超人更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它开始走下神坛,具有了更多普通人的特征。着重刻画了超人作为普通人的形象。

影片通过描述超人在面临家庭和爱人之间的种种表现,将超人回归到平凡大众。在超人生命垂危之际,得知自己有了孩子,从而重获对未来的信心,这充分表现了超人作为普通人的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阐述了英雄和平凡大众具有共同的特征。虽然影片将神和人的形象融为了一体,但是这并没有抚慰当时人们的心里,社会依旧处于一片焦躁之中。

在2013年上映的《超人; 钢铁之躯》中,人们又赋子了超人一种乐观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了超人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时的超人具有了第三重身份,正是这三种不同的身份特征,才满足了现代人心中各种不同的诉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此,超人系列电影完成了从人到神,再由神到人的身份转变,从而使超人形象更加符合人们心目中的向往,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同,完成了文化认同的使命。

<<·——秩序最后的捍卫者——·>>

蝙蝠侠的形象始于1989年,由蒂姆·波顿所创造,后由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系列三部曲而升华。蝙蝠侠的形象跟传统的超级英雄形象还有区别,在蝙蝠侠中,主要探讨了身份的自我认同与法律道德之间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蒂姆·波顿

在由蒂姆·波顿执导的蝙蝠侠中因为身份的特殊性,蝙蝠侠一直在寻找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一形象非常符合当时人们对个人空间边界感的期盼。

在后续由蒂姆·波顿执导的蝙蝠侠系列作品中,一改以往阴暗的拍摄风格,大胆引入明亮的色彩也正符合当时拍摄这个电影国家的社会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虽然一直在探讨蝙蝠侠身份认同的问题,但是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在影片结尾说:“布鲁斯韦恩就是蝙蝠侠,这不只是我的义务,也是我选择的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系列给予了这个问题一个答案,契合的那个时代的文化认同,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蝙蝠侠:侠影之谜》中,通过描述蝙蝠侠的成长历程,展现出了蝙蝠侠的心路变化历程,当蝙蝠侠认识到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后,与影武者联盟决裂,成为了一名真正维护高谭市秩序的英雄。完成了对蝙蝠侠身份认同的重任。

《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影片讨论了个人空间边界的问题,论述了维护治安和逾越法律的矛盾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需要英雄来解决那些无法通过法律来制裁的犯罪行为,而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就回答了社会是否需要这种英雄的问题。

任何英雄都有自己独特的惩治罪恶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很可能会逾越法律,因此普通群众会对这种做法产生“定的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通过揭示这个国家司法系统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告诉民众,想要彻底对反派力量形成一个有效的震慑,就需要有超越法律的力量,而正是蝙蝠侠这种力量的存在,才让社会治安有了保证,从而揭示这种英雄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展示了蝙蝠侠遇到了挫折。精神和意志上受到了考验,但最终强势崛起。在这一历史时期中这个国家正处于袭击之后的阴影中,暗含了民众重建信心的心路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影片最后蝙蝠侠带着毁灭城市的核弹飞向远方,努力守护高谭市的安全,同时画面一转,警察罗宾深入到蝙蝠洞中,展现了新任蝙蝠侠的继承者罗宾继续守卫城市的决心。至此,蝙蝠侠完成了全部的自我身份认同和人格超越,达到了文化认同的目的。

<<·——平民英雄的崛起——·>>

《蜘蛛侠》的产生背景是在“9·11”事件之后,这时社会上人人自危,没有安全感,人们对于力量具有强烈的渴望,希望自己化身为超级英雄来保卫自己的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对于抚慰当时人们的心灵创伤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因为蜘蛛侠是出身平民,所以具有空前的亲和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成为英雄,获得大家的认同,但是作为英雄的形象,最重要的就是明白责任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蜘蛛侠系列电影中,主要探寻的责任和生活之间的抉择展现了一个普通平民英雄的崛起之路,对于普通大众的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蜘蛛侠1》中彼得在爱情和责任面前进行了艰难的抉择但最终选择了承担责任,开启了自己的英雄成长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蜘蛛侠2》中,则讲述了蜘蛛侠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责任和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蜘蛛侠开始对自己的社会价值产生质疑,出现了信仰危机,在人们的帮助下重新找到自我的过程。

这是一个艰难的自我认同过程,也暗含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蜘蛛侠3》中则延续英雄的成长之路展现了成为英雄后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得在成为大众所爱戴的英雄后,开始迷失自我,一度在善恶之间摇摆,最终成功找回自我。其实,反派的目的不在于消灭蜘蛛侠,而是想利用自己的价值观来改变英雄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关于对正义和邪恶的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引导普通大众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非常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也体现出了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结语——·>>

超人、蝙蝠侠和蜘蛛侠都是超级英雄,代表着广大民众最广大的心理诉求,非常符合民众心中的向往,这三个英雄人物都能够和人们产生强烈的共鸣,让人们产生深深的文化认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这些超级英雄的成长史,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是在艰难中走向成功,都历经了人生中的起起落落,一度沉沦后来又找到自己,而且都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产生过质疑,后来又重拾信心继续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特征的背后都暗含着这个电影拍摄的社会变迁过程,反映了最普遍的民众信仰。每一位超级英雄不仅让民众产生了深深的信仰,而且他们在超级英雄身上找到了国家的影子,自己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雄的形象不断影响着每一位民众,让每一个人产生深深的文化认同感,不断驱使社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丽娜.从超人、蝙幅侠、蜘蛛侠三大系列看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文化认同[J].电影评介2015(16)70-72.
[2]左赵鑫超级英雄在好莱坞电影中存在的目的及意义[J].丝绸之路2015(18):33-34.
[3]法海涛声从法律失灵看《蝙蝠侠大战超人》的合理性[J].方圆2016(12):60-60.
[4]房芳美国超级英雄影片中的美国意识形态[J].电影评介2007(1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