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6岁中专还没上完便选择了辍学,就是这样一个没文化的人,走上了一条另类的犯罪道路,疯狂制毒,制毒重量多达30多吨,堪称世纪末最大毒枭。

而他便是刘招华,一个聪明不用到正道上的罪犯。

制毒事情败露后,他曾面对多省武警的联合追捕,而公安部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发布的级别最高的“A级通缉令”。

尽管如此,公安部还是没能找得到刘招华的踪迹。

那么狡猾如狐的刘招华究竟逃到了哪里?而他又是怎么从警方的眼皮子底下逃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招华

从警方眼皮子底下溜走

在做贩毒生意前,刘招华是做走私生意的,当时,刘招华在赛岐镇苏阳村开办了福建宏发塑胶有限公司。

福建挨着台湾,台湾商人多,走私也十分的猖獗,刘招华便是利用了厂区所在的地理位置,与台湾商人展开走私生意合作,打着公司的招牌,在表面上收购国外的废弃塑料,暗地里走私龙骨酒、汽车等,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当他掌握了新型制毒手段后,他便把目标瞄到了制毒上,想要以制毒获得更大的利润,赚更多的钱,以满足自己的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995年起,刘招华便开始利用自己掌握的一种新型合成技术制造冰毒。

刘招华深知自的制毒的事会招来警察,为了能随时逃跑不被警察抓住,他在自己开办的福建宏发塑胶有限公司旁的别墅里挖了密道。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别墅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别墅挨着厂区,位于赛岐镇苏阳村,紧邻赛江,沿河而下是霞浦海港,霞浦海港是许多人公认的去台湾“最简洁便捷”的通道。

刘招华的别墅一楼里有个密道,通往150米外的赛江,赛江上长年停着一艘快艇。

一旦刘招华得知警察来抓他,他便只需要前往密道,通过密道逃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计算一下,刘招华从密道前往快艇所在地只需两分钟左右,登上快艇驶出赛江主干道只需三分钟左右,一共需要花费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逃跑,而警方从苏阳村村口开往别墅则需要40分钟。

1996年12月31日,当刘招华得知警方前来抓他时,他便是这样逃跑的,使警方“竹篮打水一场空”,没能当场抓获他。

逃跑后的刘招华一度感到十分迷茫,为了解清心里的疑惑,刘招华先是逃到了一个寺庙里,在福州市闽侯县雪峰寺烧香拜佛了五天,决定了未来的方向。

按照常人的思路来看,刘招华应该弃暗投明,选择自首的,但刘招华不是常人,他是一个“疯子”,这短短五天的静心思考,让他的内心诞生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他要制毒,打造一个属于他的制毒王国,让全世界都对他刮目相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疯狂的大毒枭

刘招华非同常人般的思想以及疯狂的内心究竟是如何来的,我们可以从他过往的经历中窥探一二。

刘招华是福建福安人,出生在一个不富裕的农村家庭。

在上学的时候刘招华便对自己有所不满,他觉得自己就算读完中专也不会有太好的出路,就这样渴望早日挣钱的他辍学,步入社会,去了一家汽车修理厂打工,也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也由此对工作产生了厌烦,并制定出了下一步的计划,谎报年龄,选择当兵,成了福州边防支队的一名军人。

在部队中的刘招华训练成绩优异,表现积极,很受领导的赏识。

很快,刘招华便获得了去福州武警学院学习机会。

而这也成了他人生中的转折点,使他摆脱了贫困的命运,并在毕业后被提干,成了一名排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当时的部队规定,刘招华要在部队里服役15年才能离开,如果按照常人的思路,可能会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但刘招华偏不这样做,为了离开部队,他用了一个极端的方式。

在他当兵的档案上写着:1988年1月,任武警福州边防支队平潭县大队屿头派出所正排职干事,在此期间曾任代理司务长,因贪污公款(共计人民币)145.15元,受到支队行政记过一次,团内严重警告一次。

其实,这次贪污是刘招华精心策划的,他故意暴露贪污事实,以此终结他的军旅生涯,得到了部队的转业批准,分到了老家福安,成了一名法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件刻意设计的事中,我们便可看出刘招华思想上的偏执、极端、疯狂,而他思想中的特性也将他带到了罪恶的深渊,使他在罪恶的迷沼里越陷越深。

当法警两年后,刘招华被当地市政府抽调过去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并由此认识了许多名流,和他人一起开办福建宏发塑胶有限公司,与一些台湾商人合作,开展起了走私,由此发家。

后来,刘招华掌握了新型冰毒制造法后,便开始走上了一条制毒之路,想要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制毒王国,谋取暴利。

不过刘招华的制毒行径被警方识破了,而他为了逃避警方的追捕,也不由得走上了一条逃亡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炳锡

1997年1月,第一次躲过警方追捕的刘招华从福州市闽侯县雪峰寺走了出来,来到了广东普宁,他的本意是要在普宁开展他脑中疯狂的计划,制造属于他的冰毒王国,而他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是当时中国的毒品重灾区,盘踞着许多大毒枭势力。

然而,到了广东普宁的刘招华却有些失望,他发现警方的通缉令已传遍了这里,为防止暴露身份,刘招华不得不压抑住了内心的想法,选择放弃,在广东普宁只待了三天便前往海南三亚避风头。

避风头一年后,刘招华折回广东普宁,并开启了他内心的计划,找到了这里的贩毒老大陈炳锡,与陈炳锡开展合作,制毒、贩毒赚钱。

当时的陈炳锡其实有固定的贩毒来源,他与在缅甸的大毒枭谭晓林是合作对象,不过令他苦恼的是谭晓林只做传统4号海洛因,没有冰毒货源,刘招华的到来就像是让他看到了摇钱树,所以陈炳锡对刘招华很慷慨,要钱给钱、要材料给材料。

刘招华在支持下,在短短几月时间就做出了一吨的冰毒,而刘招华的本事也让陈炳锡深感佩服,出于对刘招华的信任,以及想谋利的贪婪之心,陈炳锡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生产线,与刘招华展开了更深的合作,而刘招华带领的制毒团队也干出了令人震惊的制毒业绩,制造出了三十吨冰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尽管制毒、贩毒的过程再小心,刘招华还是暴露了。

1999年的一天,刘招华听到风声,他合作对象谭晓林的手下在运输一批海洛因的过程中被警方跟踪,使警方找到了仓库,发现放海洛因旁的另一仓库,而那个仓库里则全是冰毒,共计十一吨。

后来,警方将一部分冰毒送进了检验机构,对冰毒进行鉴定,这才发现是这种冰毒是新型合成技术制造的,和未破获的刘招华冰毒案中的技术一致。

此外,在现场勘查的时候,警方还发现了一张货物保管单,保管单上的签字人是“刘森”,上面写着一个地址:“广东总统大酒店”818号。

其实,“刘森”便是刘招华的化名,而“广东总统大酒店”便是刘森的暂住地。

不过,刘招华在听到风声后便骑自行车从小路走,逃出了城,所以警方来酒店抓捕的时机晚了些,这才使刘招华再次逃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次逃脱之后,刘招华频繁更换停留点,在确保甩开了警方的眼线安全后,刘招华最终来到了广西桂林。

为了给自己打造一个合理的身份,他花重金弄了一张身份证,并用“李森青”做化名,凭此大摇大摆的出现在公众眼前,成了一个携带巨款的投资商。

就这样,刘招华开启了投资商人身份的“另样人生”,他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和当地政府签开发合同,与桂林当地名流结交,过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

不得不说,刘招华属实是一个演技高手,他在桂林这里藏了好几年没暴露,直至2003年11月,陈炳锡在泰国落网供出他时,警方才再次注意到他,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搜查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4年11月,迟迟找不到刘招华踪迹的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通缉令上概括了刘招华的外貌、身高、特征,上面写着:

犯罪嫌疑人刘招华从1995年开始制造冰毒。几年间,他制造、贩卖、运输的冰毒多达30吨。该案涉及违禁毒品数量之大,影响恶劣。日前,刘招华仍在逃,对发现线索的举报人,缉捕有功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人民币20万元。

A级通缉令一经发布,各大电视台纷纷报道,使全国各地的民众都知道了这件事。

很快,警方便接到了举报电话。

“桂林有个叫李森青的商人,他和刘招华长得很像。”

“他是你们本地人么?”

“不是,他当年带着一笔钱来这里投资,我觉得他来历很可疑。”

在警方发现刘招华是“李森青”时,彼时的刘招华还在桂林的高级酒店和当地名流商人吃饭,巧合的是,刘招华在酒店的电视上看到了自己的通缉令,也因此知道了暴露的事实,之后,刘招华找借口提前离开,收拾物品迅速离开了酒店,并在当地的一个山洞里躲了半个月后离去。

而警方赶到刘招华在桂林的别墅时,却发现别墅内早已人去楼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难逃一死

刘招华离开桂林后,思来想去,将下一个落脚点选在了自己的老家福安,他觉得警方肯定想不到自己会出现在这里,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不过刘招华的这次判断却产生了致命的失误。

在刘招华再次逃脱后,追捕他的警方便对刘招华的心理进行了“侧写”,长期的逃亡不被抓住,使刘招华养成了一种极度自信的心理,在这种自大、自信中,刘招华的内心很有可能躲回老家,以为警方不会想到他敢玩“灯下黑”,藏身在老家。

凭着对刘招华的了解,警方在刘招华老家福安重点布防蹲守,并发现了刘招华的踪迹,发现他出现在福安市街尾一栋27号的住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3月5日凌晨,警方开展了一场代号为“啄木鸟”的抓捕行动,该行动由福建总厅禁毒总队、刑侦总队、武警三方联合开展。

凌晨4时,行动指挥部发出指令展开行动。

九辆载着武警、特警的警车从福州出发,60多名全副武装的警察将27号住宅重重包围,十分钟后,狙击手到达指定位置,行动人员展开强攻,踹开房门,将刘招华抓获。

2006年6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判处刘招华死刑,自此,不可一世的世纪末大毒枭刘招华为自己的贩毒行为付出了代价,终难逃一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刘招华等大毒枭的案例,也让公安部有了许多反思。

为了防止此类案件发生,公安部的人与全国各地的高校都有禁毒教育活动,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宣传毒品的危害性。

此外,近些年来,每隔一段时间,公安部便会开展禁毒会战,加大严查力度,抓获了不少毒贩,查获了不少毒品。

这些毒贩藏毒的手段有很多,有的会将毒品藏在椰子等水果里,有的会将毒品藏在零食盒子内,还有的会将毒品藏在人体内,但都躲不过警察的盘查。

感谢禁毒警察这些年来默默的付出,他们日复一日的坚守在岗位上,与毒贩做斗争,守护着城市的安全,他们既是城市的无名英雄,也是每位老百姓心中的英雄!

参考资料:

《档案》:世纪毒枭的末路人生——BTV北京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