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日(1415年2月22日),北京正阳门西北诏狱,大墙之外的北京城还沉浸在过年的欢乐氛围中,明朝有名的大才子,曾担任过内阁首辅权倾朝野,此刻身穿囚服的解缙与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相谈甚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大人,我刚见过陛下,陛下对你甚是挂念,相信过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出去了。”

“陛下皇恩浩荡,罪臣万死难以报答万一。”

“来,过两天就是元宵,这是御赐的荷花蕊,我们今天喝个痛快,不醉不归。”

“好。”

解缙举起手中的酒杯,与纪纲碰杯后一饮而尽。

想起一个时辰以前,自己还身处诏狱的地下牢房中,忍受着阴冷潮湿,臭气熏天,以及无处不在的老鼠蟑螂,解缙不禁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被关入诏狱已经三年,刑房时不时传来受刑人的惨叫,对面、隔壁的狱友换了一茬又一茬,已经记不清换了多少人,解缙早已绝望,自己的一生估计要交代在这里。

谁知道纪纲竟然突然请自己喝酒,难道真如他所说,陛下会把自己放了?解缙心中已经熄灭的火又开始熊熊燃烧起来。觥筹交错之间,不知不觉已经喝了不少酒,恍惚间似乎时光倒流,又回到了当首辅的时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群臣俯首帖耳,一呼百应。

解缙喝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挥使大人,这老小子已经喝醉了,要把他送回牢房吗?”旁边伺候的狱卒问到。

“送回去?是要送回去,但不是送回牢房,送他去赏雪。”

“大人,属下不明。”

“再来一个人,将解大人架到院子里扔到雪堆里,解大人酒醉,需要醒醒酒。”

“大人,外面风雪正盛,似这般扔他出去,恐怕过不了今晚。”

“少废话。”

“是。”

第二天一早,巡查的狱卒发现已经冻成冰雕的解缙,脸上还带着一丝笑意。也许临死前,他又想到了被称为神童的童年,编撰《永乐大典》的荣光,在无暇的大雪中,也许他还感觉到一丝温暖,在酒精的麻醉下,解缙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时年47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武二年十一月七日(1369年12月6日),解缙出生于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鉴湖(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文峰镇)。

解缙从小被称为神童,7岁写诗,18岁中举,是公认的“明朝三大才子”。洪武二十一年解缙考中进士,从此踏入官场,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终于迎来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朱棣靖难成功登上皇位,知道屁股底下的皇位来路不正,统治合法性存疑,因此证明自己是真命天子就成了他的心魔,纠缠一生。

为了摆脱这个心魔,朱棣做了很多事,比如杀光建文帝身边的忠臣,手段残忍,令人发指;比如迁都北京,打造八臂哪吒北京城;比如将自己的生母改成马皇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聪明人解缙帮朱棣做了其中两件事:一是焚烧奏章,靖难期间,群臣纷纷上奏章骂朱棣,朱棣登基后大为恼火,命解缙除了军马钱粮相关的之外全部焚烧,史料中有记载,朱棣的要求是一字不留;二是重修《太祖实录》,将建文四年从历史中抹掉,俗称删帖子,甚至取消建文年号,将洪武直接延长四年,与永乐无缝对接,此外《太祖实录》重修两遍,生怕其中对朱棣不利的内容没有删干净。

这两件事解缙完成的非常干净漂亮,因此深受朱棣信任,这期间升任内阁首辅,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第二年,解缙编撰《永乐大典》,再一次出色完成任务,朱棣愈发信任他。

就在解缙沉浸在权力带来的快感无法自拔的时候,大聪明人解缙又抓住了一次投机的机会,卷入了立储的纠纷之中,但是这次马屁没拍好,被朱棣关进了诏狱。

两年后,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向朱棣上报在押犯人名单,朱棣在翻看时看到了解缙的名字,装作漫不经心的说:“解缙还在吗?”

解缙还在吗?这句话表面是问纪纲解缙为什么还活着,实际上是告诉纪纲解缙不应该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纪纲是个理解暗语的高手,他不但听懂了,完成得还很漂亮,为了掩盖一切痕迹,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对外宣称解缙自己喝醉酒不小心冻死的。

解缙死了,纪纲呢?这种酷吏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后被朱棣以谋逆的罪名凌迟处死,死无全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缙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正直,要胸怀坦荡,要光明磊落,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但求无愧于心,即便我们身边的环境多么复杂多变,都要坚守做人的底线、信念,不要为了追求一时的利益放弃原则,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现实,做一个不违背良心的人,否则即使一时成功,也只是镜花水月,得不偿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