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7度暖爸
每年的六一,是孩子们的专属节日,爸爸们为了孩子笑颜,能有多拼?
5月28日,重庆。
幼儿园六一文艺汇演,一群白净的胖爸们穿上胸围、肚兜、浓妆艳抹,化身男版“天竺少女”。
据拍摄者称:幼儿园3年没有举办过大型活动了,爸爸们为了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才表演了这个节目,大人和孩子看了都挺开心的。
从视频里可以看出来,这些爸爸,并不是被逼上场,而是自愿表演。他们一定也花费了不少心思和时间进行排练,胖爸版《天竺少女》一定也会成为孩子和他们家人的欢乐回忆。
有网友说:太辣眼睛,个个都白白净净,肉嘟嘟的,少一两肉都跳不出这种感觉。
暖爸觉得:这些爸爸都很勇敢,挺着大肚腩,反串女性舞蹈,这本身就是一种自信。
只有人格发展水平足够高的爸爸,具有一定人格灵活度的爸爸,才敢如此陪娃过六一!
人格灵活性可以理解为:当我们面对外界环境刺激时,保持自我意识整合自我的能力。
当一个人具有较高的人格灵活性,能有效帮我们进行情绪调节,减少应激事件带来的痛苦,以一种更加灵活、积极的心态指导自己行动。人格灵活性也可以理解为:更富有建设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可以说是执着,换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一个人不具有人格灵活性,只知道一条路走到黑。
缺乏人格灵活性,常常会陷入思维僵化,表现为:适应能力不足、情绪调节能力差、无法与他人建立更亲密的情感链接。
思维僵化,会降低我们感知环境、信息的能力,陷入信息茧房,常常会依靠仅有的、已知的、自己愿意认可的信息进行判断。
在信息获取不足情况的判断,也常常是错误的。
阿伦·瓦兹说:“没有谁比一个时刻保持理智的人更疯狂了——他就像一座没有弹性的钢桥,他的生活秩序是僵化而脆弱的。”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缺乏人格灵活性?回归到育儿方面,父母该怎样让孩子的人格灵活性得以发展?
客体关系大师克莱因认为:核心人格在2岁以前就已经确立。人格灵活性的发展,也是从婴儿期开始。
小婴儿因为没有能力照顾自己,没有能力涵容自己的情绪,当自己饿了、累了、烦了、尿湿了、困了......只会通过表现出痛苦、不安来吸引养育者的照顾。
如果妈妈能及时、精准识别婴儿的需求信号,并给与持续性的照顾,而且能理解婴儿的情绪,通过互动将婴儿的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用婴儿能接受的方式,交还给TA。
经常获取这种积极经验的婴儿,会逐渐把妈妈的涵容纳入人格结构中,并发展出包容自己的能力,从而发展出人格灵活性。
对于一个人格灵活度较高的人来说,在TA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是得到了良好涵容,没有那么多的刻板的规矩、标准束缚孩子的发展。
换言之,养育者需要有较高的人格发展水平,才能对婴儿涵容。
一般来说,缺乏人格灵活性的个体,总是在依靠可以让我们依靠的客体。我们需要他们填补内心的空白,一旦需要自己做决定时,就会显得慌乱,不知所措。
最好的办法,就是哀悼过去,觉察自己。
和自己的过去告别,觉察自己是否有这样的情况:
我是不是把我自己的问题都抛给了别人?我是不是不敢面对自己的现实?我是否过度依赖他人,并且希冀他们能为我的生活负责?
这些问题,一旦通透了,整个人也会充满活力。
被誉为“精神分析播种机”的曾奇峰老师曾说:“如果父母能认真对待育儿问题,自己一定会有办法解决。父母希望通过他人解决孩子的问题,只不过想把父母功能外包。”
我想你一定还记得前段时间赵菊英霸凌式育儿的事情,那不就是父母将自己的功能外包给他人吗?
育儿,从来没有模板,只要父母愿意认真对待孩子,就一定会有办法。就像这些敢于暴露自己在舞台上反串的爸爸们,何尝不是对孩子的一种支持?
37度暖爸寄语:六一要到了,提前祝各位大朋友,小朋友节日快乐!
专注婚姻家庭与亲子关系,一个不温不火,温度刚刚好的爸爸,如果恰巧你也喜欢我的内容,关注我,每天懂点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