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您的和“在看”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具有重要地位,作为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金融核心区,香港更是代表了亚洲金融的风向标之一。在Web3.0与区块链领域,香港一度成为了加密货币迈向市场监管乃至受到热捧的潜力地区。然而,香港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牌照VASP尚在过渡期,就遭到多家持牌机构的主动撤销,据统计目前已经有11家。这不禁对香港未来的Web3.0发展提出了担忧,区块链技术的用武之地令人担心。要知道,香港的Web3嘉年华才刚结束不过一个多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5月15日开始,火币率先成为了VASP牌照撤销的公司,根据香港对外消息,5月14日就对火币HTX交易所的牌照申请做了剔除处理。紧接着是加密货币交易所 OKX 。随后,欧易对外发表声明,将不再支持香港用户的中心化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用户需要在指定日期之前将欧易钱包内的代币提走,并不再支持新的订单向钱包内存入资金。

虽然,多达11家的持牌机构,都没有透露具体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对VASP牌照的撤销;但是能够肯定的是背后定有原因。

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测,香港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牌照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监管框架,其主要的目的是规范香港的虚拟资产市场,尤其是加密货币。这份自去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VASP制度显示,如果在香港经营或者推广业务的中心化虚拟资产交易所,不管是否开展的是证券型代币交易服务,都需要VASP牌照并受其监管。这在当时被视作是香港加密货币合法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监管的介入,无疑为加密货币在当地的发展起到了强心针的作用。

VASP牌照的申请,香港设定了详细的申请要求和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对零售投资者的虚拟资产知识评估和培训、对可交易的代币进行审查、客户资产的妥善保管、不得参与自营交易或动用客户资产等条件,可谓相当严格。这些牌照机构的申请通过也意味着机构拥有了合法的身份开展各项业务。

过渡期内,多家机构的撤销也让人们对机构在当地的业务水土不服提出了质疑。这可能是因加密货币交易所严格合规要求所无法胜任,以及与新法规合规的复杂性和成本性的考虑。

香港的Web3.0是在监管严谨的前奏下一个小的插曲,虽然撤销牌照的机构都是知名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但是Web3.0想要稳定且坚定的往前走,就必须要在监管的框架内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区块链技术和Web3.0更不能因噎废食。

作为一个在历史长河中劈波斩浪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有能力也有潜力应对Web3.0发展进程中的事件,也有潜力能够在加密货币监管的道路上提出更多可行创新的解决方案,应对数字资产和区块链的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在数字经济的推波助澜下,走向更加成熟的金融创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