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帝在悬空庙饮酒赏菊花,居然同时被3人刺杀!

而且这3名刺客不是同伙,各杀各的,各有各的目的,幕后指使人和行刺动机都不同。

赏菊大会已举办多年,每次都没出过意外,为何偏偏有范闲在的这次,闹得天翻地覆、你死我活?

自然是庆帝有意为之,他又开始搞他那老套、惯用的阴谋了。

只是,庆帝千算万算也没想到,自己反过来被陈萍萍利用和算计了!还暴露了自己的武功。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庆帝有他的手段和阴谋,陈萍萍也在试探他,也有自己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庆帝的阴谋

虽然这是一场漏洞很多的“神仙局”,但最后达到的目的和效果,已经超出了预计。

庆帝一生遭遇刺杀43次,从未退让过,也从未有过大碍。

这次当然也一样,更何况这次他有他的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背后是准备拿匕首行刺的小太监,面前是带刀行凶的侍卫,还有一个从刺眼的白光中飞来的——一身白衣的刺客!

庆帝被刺客三面夹击,刀子就在眼前,他依旧镇定自若、稳坐如钟。

这可就太有意思了,几位怕死的皇子在表演救驾,庙内所有的宫女、太监们吓得魂飞丧胆,乱了阵脚。

而他们之所以害怕,是因为他们不清楚其中的内幕,且无力自保,没有武功或者战斗力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是悬空庙着火,一定是、只能是 庆帝的安排,目的是引范闲上去。

宫典带范闲一起搬花时就说过,这里地势险峻、防卫森严、易守难攻,刺客根本进不来,这里也从未发生过刺杀事件。

护卫只能在山下值守,只有皇室和大臣们才能进入悬空庙内。

庆帝只带了少许宫女、太监、侍卫,和四位皇子在顶楼。

范闲被庆帝点名前来赏花,却不愿意上去,看到着火了,直接一口气飞了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山的路上,京都守备叶重就提醒了范闲,皇上在顶楼赏花,身边没有武功高强之人,万一有意外发生,拜托范闲一定要竭力护驾。

悬空庙是用木柱子一层一层叠加建成的,位置高、风大,燃烧起来会特别快,一把火就足以让庙毁人亡。

庆帝却说,只是一把烧不起来的火而已。

这不是庆帝说的大话,而是他心中有数,因为火本来就是他派人放的,王启年还在现场找到了火折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是那名行刺的侍卫,也极有可能是庆帝的安排,目的是试探范闲的武功。

庆帝先用一把火,成功引范闲来到他身边。

毕竟范闲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庆帝虽然爱权力胜过爱儿子,但他还是想看到5个儿子齐聚一堂的场面。

甚至看到范闲跟范建亲近,庆帝还会吃醋、嫉妒,占有欲太强了,想要的也太多,既想要天下,又想要天伦之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庆帝举杯邀皇子,范闲也位列其中,一起饮酒,明面上是不合情理和规矩的。

庆帝特意等范闲回来再举办赏菊大会,已经让人觉得对这个臣子的恩宠过度了。

若是再让众人知道范闲和四位皇子一起,和庆帝对饮,会让人产生更大的疑心。

这也是庆帝让范闲跟二皇子喝一杯的真正原因,外人皆知他俩不合,庆帝此举,是在融洽皇室和臣子的关系。

这也是举办赏菊大会的意义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庆帝喝完酒就上座了,咳咳一声,双臂一挥。

看似在阻止范闲说话,其实是暗号,庆帝在喊那位提前安排好的“刺客”动手。

真正的刺客,在行刺时,应该不会那么紧张,都是奔着有去无回来的,就算对方再强大,也不至于紧张到手抖、流汗的地步。

看那位混在侍卫之中的“刺客”,那紧张害怕的样子,很明显不是真的刺客。

而且在这么重要的场合,能留在皇帝身边的人,自然是经过层层严查的,又怎么可能会有刺客混进来?

庆帝这招虽然不够严密,但足以让范闲出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人皆知牛栏街刺杀一案,范闲杀掉了北齐八品高手程巨树。

但庆帝没有亲眼所见,这次就是一个试探的机会。

庆帝向来忌惮位高权重的大臣,担心他们会危及自己的皇权地位。

庆帝更惧怕自己身边会有高手,唯一怕的人是五竹,范闲又是五竹的徒弟,不知他武功到达哪种境界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看到范闲不是自己的对手,庆帝才能放心重用他,把他培养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且只忠于皇室的孤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那位拿着匕首就敢动手的小 太 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罢了。

九品高手都伤不到庆帝分毫,更何况他呢,庆帝说得没错,太草率了。

小 太 监的刀子还没挨到庆帝,就被庆帝用真气震死了。

再看庆帝手掌在桌面一拍,周围气流涌动的样子,就知道他的内功又强又稳。

紧接着,庆帝一运气,不到眨眼的功夫,众人还没看清,他的身体就已经移到了远处,这得有几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庆余年》原著中,庆帝是大宗师,靠叶轻眉给的霸道真气练出来的,彻底暴露是在最后的大东山之战中。

所以剧中庆帝暴露的只是冰山一角,但足以让众皇子惊呆了!

二、陈萍萍的目的

庆帝遭遇的这“三连刺”,只有第一刺是他自己安排的,另外两刺,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原著中,庆帝就只放了一把火,并提前让太后下密旨支走宫典,事后再降罪与他和叶重,从而削弱叶家的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那个拿匕首行刺的小 太 监,是十五年前京都“流 血夜 ”存活的王公后人。

隐忍多年,一直在寻找报仇的机会,藏得够深。

或许庆帝早就知道了,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就他一个人,激不起浪花,这次是他自己寻死。

其实小太监是受了陈萍萍的指使,才鼓起勇气,选择在这次赏菊大会中动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那个白衣刺客,他才是陈萍萍安排的“重头戏”!

白衣刺客的真实身份是影子,也是四顾剑的弟弟。

庆帝认出了他,或许是剑法,也或许是那张脸,所以在白衣“刺客”逃走后,庆帝不顾范闲的伤势,直接命令道:

“听说四顾剑有个弟弟,自幼离家出走,抓着他!我倒要看看,这兄弟二人,是不是痴——呆——之——徒!”

庆帝的这句“痴呆之徒”,跟原著中的原话差不多:“看看他们兄弟二人是不是一样都是白 痴。”(插一句,把我看笑了[笑哭])

庆帝最好奇的是五竹的眼睛,难道就不好奇影子到底长什么样子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子吃饭喝水都不摘面罩,除了院长,就只有费介看过他的脸。

这也是陈萍萍把费介“囚禁”起来的原因,怕他护徒心切,为帮范闲坏了他的计划。

别看陈萍萍是个老 跛 子,其实很厉害。

腿伤只是他九品高手的“勋章”罢了,陈萍萍的心思和心机,跟庆帝不相上下,他也是唯一一个能在心机上斗得过庆帝的高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人皆知,天下有四大宗师,北齐国师苦荷、东夷城四顾剑、南边的叶流云,还有一位在南庆的皇宫里。

有人猜测是洪四庠洪公公,他确实厉害,但比他更厉害的是庆帝。

庆帝才是那位没人知道的、藏在皇宫内的大宗师!

陈萍萍一心想为叶轻眉报仇,一直在查当年的真相,他需要知道庆帝到底是不是那位大宗师,所以 他才派影子刺杀庆帝。

陈萍萍一箭多雕,他这样做的目的,不只这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陈萍萍给范闲创造一个护驾 对庆帝表忠心的机会,也让庆帝看清范闲的身手,不要再对范闲心存猜忌。

不到范闲奄奄一息之时,庆帝是不会完全相信,所以在范闲受伤后,他还在问陈萍萍:

“范闲身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本事?”

这句话太让人寒心,范闲为了他,连命都豁出去了,还能有什么本事?还有什么比命重要?

其实这也是陈萍萍在问自己,于他而言,还真有比命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为叶轻眉报仇,哪怕是牺牲范闲。

陈萍萍比庆帝有良心,一辈子都记着叶轻眉的恩情,他对叶轻眉的感激,胜过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三,陈萍萍也在试探庆帝对范闲的真心有几分。

范闲身受重伤,真气爆裂、经脉全损,只有跟他练同样真气的人,才能救他。

其四是,陈萍萍顺便给影子一个跟范闲交手的机会。

因为影子是五竹的小迷弟,一直渴望着跟五大人交手,奈何五竹看不上他,那便跟五竹的徒弟试试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最后一个目的,

陈萍萍在帮庆帝,给他要做的事情加一把火。

不管是考验范闲,还是除掉宫典和叶家,放火、安排刺客,这都还不够,陈萍萍安排的高手才能把这一切放大。

就算庆帝查出来追究他责任,陈萍萍也可以自辩这是在顺水推舟,是在为陛下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