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介绍志愿军装备的苏制重武器。
重型坦克
IS-2斯大林重型坦克,它的122mm坦克炮能撬开朝鲜战场上所有联军坦克的乌龟壳。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IS-2车组。
通过铁路运送往朝鲜战场的IS-2。
这种重型坦克的机械可靠性,跟它二战中的对手虎式坦克一样不可靠。但是由于苏联投入该坦克时已经是反攻作战阶段,所以它作为突击坦克能扛的优点被放大,机械不可靠的缺点往往被忽视了。
不过,重型坦克机械不可靠是那个时代重坦的通病,是那个时代机械工艺水平的必然结果。
在朝鲜山地中行军的IS-2,这种机械不可靠的重型坦克在朝鲜那路况不佳的道路上,显然并不是一种使用感觉良好的武器。
所以IS-2在志愿军手中,主要还是作为一种能抵近支援的自行火炮使用。像是这样在阵位上敌军发起炮击,才是IS-2的主要工作。
IS-2其实在朝鲜战场上起着和SU-122一样的作用,所以它常常作为进攻中伴随步兵的自行火炮使用,因此每战参战数量都很少。
例如1951年11月4日至6日,坦克2团1、4、5连支援步兵进攻正洞西北无名高地的夜间战斗中,4连一个重坦克排2辆IS-2参战。
1952年10月2日至8日,坦克5团2、3、4连支援步兵进攻西场里北山和67高地的战斗中,重坦克4连4辆IS-2参战。
自行火炮
SU-76自行火炮,是苏联装备的第一种自行火炮。
朝鲜人民军装备了一些该型火炮,在战争中这种装甲单薄的自行火炮基本上损失殆尽。志愿军应该也有装备该型自行火炮,但是码字的没找到数据。
SU-122和SU-76一样,是二战中苏军的应急之作,不过它122mm的大筒子在近距离提供援助还是非常给力的。进入相持阶段后,志愿军对联军的据守阵地发起进攻,常常是步坦协同进攻,SU-122在近距离直瞄摧毁联军的火力点,对扫清步兵进攻的障碍助力良多。
正在进行夜间训练的志愿军SU-122自行火炮。
志愿军的SU-122班组。
SU-122到1951年底时,志愿军仅装备了16辆。而且它在志愿军中的作用,完全可以用IS-2代替,并且IS-2拥有比SU-122好得多的装甲防护。
空军
拉-11歼击机,新中国第一款制式战斗机。
1951年11月30日,王天宝驾驶的拉-11歼击机击落F-86喷气式飞机一架。
米格-15战斗机,志愿军的主力机型。
本来苏联出口给中国的是米格-9,但是由于苏联评估后,发现这种飞机根本不是朝鲜战场上美制F-84的对手,所以苏联紧急向中国移交了米格-15。而米格-9战机并未赴朝参战,只是作为高级教练机使用。
这架有九颗红星的米格-15战斗机,是中国志愿军空战头号王牌王海的座机。
中国志愿军空军不但涌现出了王海赵宝桐为代表的王牌飞行员,还拥有空三师这样的王牌空军部队,空三师共计击落敌机87架,击伤27架。
空三师在空战中被击落43架,被击伤18架,一共牺牲飞行员18名,他们是孟进、牟敦康、林钊、王靖声、孙生禄、沈启贤、王松林、范万章、刘德林、李文清、郭晨光、李文斌、高发南、郭玉琪、刘振兴、鄢俊武、田畲、王宪志。
双发的图2中型轰炸机,最大载弹量3吨,是新中国第一种大量装备的轰炸机。
在朝鲜战场期间,志愿军的图2轰炸机多次对联军目标进行轰炸,取得了很多战果。
朝鲜战场上在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汽车数量的增加,使得志愿军后勤补给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有力地保障志愿军取得胜利,将美国打到了谈判桌前。
而这里面米格走廊的贡献是巨大的,正是它的存在才使得志愿军汽车部队,能将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志愿军坦克部队、炮兵部队能顺利到达前线,也是有赖于米格走廊提供的掩护。
朝鲜战争是新中国陆空军大发展,两大军中相互紧密配合才得以取得胜利的。
与我们津津乐道志愿军战胜装备精良的联军不同,当时的新中国领导人们在朝鲜战争中,更多地是看到的是中国军队的落后。所以在朝鲜战争进行的同时,新中国开始大练兵运动和军队现代化标准化建设。
截至1954年,中国已经用苏制武器和仿制品,在全军中装备了106个步兵师、18个炮兵师、8个高炮师、3个坦克师。从近代北洋新军成立以来,中国全国的军队首次实现了装备的标准化、序列化。解放军由建国时单一的步兵为主,发展成为了诸军兵种齐全的现代化陆军。
用彭德怀元帅的话说,旧中国几十年未达成的事业,新中国建国几年便完成了。
苏械篇就介绍到这里了,下一篇介绍志愿军使用的中国自造武器。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