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说各地都有的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吧。
11个专班,用电、燃气、道路交通、消防、城市违建、电气焊、危化品、建筑施工、文旅、特种设备、大型综合体。
每个专班基本都是1个牵头部门统筹调度,出几个方案,有的做两个培训。
剩下的,
谁来排查?谁来走访?谁来建立台账?谁来整改?谁来宣传?
基层嘛。
多少个商超?多少个养老院?多少个工厂?多少个建筑工地?多少个十小商铺?多少个小区?多少个楼栋?多少个单元?多少人?
你以为牵头部门能干?
牵头部门都是用会议把事落了,用表格把事调度了,具体干活的,都是基层。
能有多少个干活的?
层层落实,最后都是社区、村的网格长来干,
多少个网格长?全市,几千人。
全市多少人?900万人。
1个网格长对应多少人?最起码1千多人。
上边千条线,底下一根针。这里每个线,都是一个行管部门,每个行管部门又都是裁判员,但从来不做运动员。有时候上边为了调度起来积极性,不能总基层干活,谁的孩子得谁抱走啊,搞点机制。出点新花样,叫“属地吹哨,部门报道”。意思有事属地打电话,各部门都来人镇场子。
行管和上级觉得:文给你下了,会给你开了,你让我来,我提供思路或者电话协调解决,但我绝对不伸手。你基层要不落实,后期督导追责跟我没关系。
最后演变为,电话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上边又搞过基层减负。
最后演变为,多了一个基层减负的报表。
注意了,这还只是一项工作。
更可怕的是,安全生产、卫生文明城、经济七普等等大型行动,都要一块干,更何况基层还有自己的本职常规工作。
有的碰到几个部委共同发文的,涉及的领域、单位更多,上传下达到基层后,那就是极大的新的工作量,是真的极大的工作量。
注意了,我这还只是从工作角度。
剩下涉及责任问题、单位职数晋升问题、同事普遍素质问题、福利待遇尤其双休问题、资源辐射问题、政治生态问题,各个都堪比大坑。
可以说,干活的挨骂,不干活的骂人。
我再说个亲身经历的事。
当时在基层负责民政,我们部门是常年门庭若市。不是这个低保户来,说自己被别的低保户恐吓了,有人要杀他(精神二级残);就是那个老百姓说我这条件凭啥不够低保啊?谁谁谁家几个儿子,天天穿貂,她凭啥是低保啊;还有低保户觉得别人的低保钱,发的比他多了,他自己比别人都困难,钱应该最多。
有天办公室的门“咣”一声被大力推开了。
进来一个女士,也就39 40的样子。
进屋后大声嘟囔着,然后撒泼打滚,开始小范围的把桌面上的文件打落到地。
我示意一个大姐先叫保安 维持秩序。然后我趁着她大声叫嚷的弱声调间隙,呵斥了一句 你要干啥!
她因为我的声音愣了1秒多,然后开始坐地下大哭。
就真是那种眼泪说来就来那种,还是那种声嘶力竭,声音很洪亮。
我看她眼泪来的如此之快,我便知道此人要么是精神问题,要么是病理性发泄委屈。我就知道了此人必是和低保办理有关(五保有60年龄限制)。
我和一众大姐赶紧围上去觉得这时候赶紧安抚,然后就能正常沟通了。
然而我天真了。
这女士哭了20秒,然后直接半坐起来,开始脱裤子....

直接在我们办公室开始小便。
后来折腾了两三个小时,村书记带人把她接走了,然后我们自己买的白酒,用拖布把屋里拖了三遍。
这点事在基层其实很普遍,我说这个事,就是真实的反映一下基层的面貌。每天的疑难杂症实际特别多。
然而大多数机关干部,是从来都不会接触到这种接地气老百姓的。
但接触不到,可不耽误人家给指导意见。
后来民政还要搞个低保线上办理。走一门户一张网,只跑一次的网上系统办。
属实是外行指导内行了。
因为低保必须要入户走访,必须要邻里调查,必须要民主评议,大多申请低保的,都是最难的人,厄运又专找苦命人,会让他们的生活很“复杂”。
导致我们一定要了解他们的婚姻史到底如何,到底几个儿子,到底和谁居住,赡养费如何计算?机动车哪年卖的,收入如何抵消的,自己有劳动能力没有?按最低工资核算还是如何?因病致贫医疗票据报销了多少?抵扣了多少收入?
所以这东西,咋在网上办?
所以说,基层确实难,难在各个都要是全科医生,啥都会,啥都干,谁都能给他们安排点事,谁都能给点意见,荣誉没有责任一大堆,各个都后妈生的。
有时候有的咨询问我考公二选一时,我都是能考机关尽量考机关,背景派的能基层过渡履历,以后调走也行,但学而优则仕的做题家,不考虑竞争难度的前提下,真不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