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袁玉莲校长讲课《郑和下西洋》
文/关晓珠

1965年春季某日,教我们华南师范学院实验学校(下简称“华实”)五年级常识课(包含地理和历史知识)的老师生病了。

“怎么办?明天是五年(1)班上常识课,谁来代课呢?”

学校教务处主任心里直发愁,急忙找袁玉莲校长商量对策。

“这好办!我来(教)吧!” 袁校长信心十足地说道。关键时刻,袁校长解决了燃眉之急。

教课,尤其是教常识课对于袁校长来说,那是驾轻就熟。

次日上午,“铃……”,上课铃声响起,穿着一身笔挺整洁的西装,烫着一头波浪黑发的袁校长拿着一副彩色世界挂图健步走进课室,站上讲台向同学们点头致意,“同学们好!”

“老师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格外响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50年代袁玉莲校长 与身着戎装的丈夫在广州合影。

袁校长把地图挂在黑板左侧,然后环顾四周,简要解释了今天来代课的原因,随后转过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嗖嗖嗖写下“明朝,郑和下西洋”几个大字,语气平缓地开讲:“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即现在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和印度洋沿岸一带。从1405年~1433年29年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郑和的船队十分庞大,2万多人,200多艘远洋海船,满载着中国的土特产(茶叶、布帛、丝绸、陶瓷等)与这些国家进行友好贸易……”

袁校长一边讲,一边用教棒指给同学们看地图上的各个标识,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循循善诱,很有带入感,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那个久远的年代,仿佛是在和袁校长一起穿越时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5年7月,华南师范学院实验学校小学部新制(十年一贯制)第一届

讲着讲着,当大家还沉醉在“下西洋”的遐想中时,袁校长又话锋一转,“茫茫大海,波涛汹涌,风雨如晦,郑和庞大的远洋船队靠什么来指引前进的方向呢?” 她以试探性的口吻问道,继而用深邃睿智的眼神,扫视着每位同学。

“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啊?” 袁校长定了定神,耐心等待着,

“不要急,慢慢想,”

“你们小学历史课学过的。”

台下的我们顿时语塞,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整个教室的人头都在来回转动着,在新教学楼课室明亮灯光的照耀下,没有人敢举手当众回答校长的这个提问。

看到大家一脸茫然的表情,袁校长娓娓道来, “郑和远洋船队靠的是'指南针'!”

“指南针”,这不是大家都学过的中国“四大发明”里排行第三的宝贝吗?!同学们恍然大悟。

袁校长一言惊醒梦中人。看到课堂上的气氛活跃起来后,袁校长趁热打铁,帮同学们又复习了一遍学过的知识,“指南针发明于战国时代,成熟于北宋时期,北宋时,指南针就已经用于祖国的航海事业啦!”

美好的画面总是精彩而短暂。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响起,袁校长抓紧最后的几十秒钟,用一句话概括: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了半个多世纪,郑和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这个响亮的名字,深深印记在同学们的大脑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庄儒雅的袁玉莲校长,2006年11月18日在广州市育才中学(即二十

袁校长绘声绘色的演讲深深感染着现场每一位人。

有幸第一次听校长讲课,大家特别专心: 没有交头接耳,没有搞笑作怪开小差,全室鸦雀无声。

我从头到尾,全神贯注地听,生怕漏掉每一个历史细节。

回首往事,我一生上课无数,只有这堂课让我刻骨铭心。

是什么让袁校长这么有魅力?我想还是那句老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袁校长年青时就读于“香港汉文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担任英文老师,上世纪四十年代在香港地下党办的“香岛中学”教书,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调回广州“华实”,担任领导工作一直到离休。她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可以胜任多课教学,是“华实”教工队伍中不可多得的“全才”。她不但自身过硬,还注重“传、帮、带”, 提携后辈,这也是“华实”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的重要原因。

如今,从“华实”走向社会的学生遍布全国甚至全球,他(她)们在为人类的美好愿景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End—

注:本文由广东老干子弟站韩朝阳站长推荐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晓珠,陕西澄城人,1953年10月在广州出生。先后在华南师范学院实验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学校和广州外国语学院就读;1968年至1972年在海南农场当知青。长期从事对外贸易工作,2013年退休,喜欢阅读写作。三八式抗日老前辈、原省委副秘书长、省顾委秘书长、84年跟随陪同邓小平南巡的关相生先生是其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