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时,各行各业蓬勃发展,那时的人们无论做什么都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如果我努力,就可以赚到更多钱、可以去买更大的房子换更好的车,可以去享受饕餮大餐、看高端的演出,可以去全世界旅游,想要做的事太多……可是现在,即使你与当时有相同的钱,甚至物价更便宜了,但消费的意愿也没那么强烈了,这是为什么呢?
经济学家有各种解释,各路专家也有各种分析,但好像都没有切中要害,真的只是缺钱吗?还是所谓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心?经济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的到,各行各业的状况也能看的到,走在街头上也能明显的感觉到商业氛围的转变。但是似乎人的心理变化,没有什么专家去分析,哪怕是揣测。整个社会不同收入阶层的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所谓的“消费意愿”则是千差万别,我们可以好好揣测、梳理下。
对于当下敏感的中产阶层、或者说中间收入人群来说,曾经的生活动力并不复杂:都希望过上更好、更“高尚”的生活。这里的具体表现在,基本上物质条件上希望有更大的房子、更漂亮高级的车,满足日常中高端的休闲娱乐,包括经常性的中高档大餐、洗脚按摩;精神层面有更多的旅游出行体验,看更多的演出、展览,加入一些高端俱乐部,拥有比别人更好的高科技产品,子女教育就更不用说了,能上私立的就不去公立的,报名各种高端培训班等等。
但是当因为特殊社会事件将大家的感受都几乎“拉平”后,这些中间收入人群则开始要进行“战略收缩”了。这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心理上,似乎不再需要那些“更高端”的消费了!并不是完全不能支付,而是“不需要”了!以往的“更高端”的消费,除了自我体验的提升以外,还有一大部分是要体验那种“超越普通人、超越同龄人”的优越感的目的,这是一般人不太愿意承认、但的确会存在的。看看朋友圈就知道了,曾经节假日各种刷屏的摄影大赛现在已经减少了很多了。当这些中间收入人群不再有这种“超越普通人、超越同龄人”的优越感的目的时,他的消费意愿自然会下降。直白了说,没必要再去那样买买买了!
便宜的饭菜也有不错的啊,知名景点都去过了、现在可以搞搞露营烧烤了,现在谁还非要穿的那么光鲜亮丽、大家都差不多无须比拼了,那些小孩的培训课也没什么效果还都是跑路的、不去上也无妨,演唱会也好展览也好不去看也没损失什么,在网上依然有数不过来的东西可以免费看……当那种“比拼生活质量”、“超越同龄人”的冲动意愿逐渐减退后,再有什么好产品、好物件出来,也刺激不到他了。这恐怕才是“消费意愿”下降的根本所在!不是产品不够好、不是服务质量差、更不是缺钱,而是失去了对“美好生活——实际上是自己超过其他人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看看西方发达国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物质生活富足、遇到一定的社会危机后,这些中产阶层并不再去追求那些“攀比性”的消费生活,而是慢慢选择回归自然、理性的生活状态。
当然,对于本身就是富裕阶层的人来说,该有的高端消费还会维持(除非自己也面临巨大的财务危机、甚至破产时,会取消各种高端消费),而对于社会底层的民众来说,收入减少时,只能把日常消费降低到生存的最底线。所以,如果想让整个社会的“消费信心”提升、“消费意愿”增加,是对人心理的引导,起作用的核心,是文化!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制造业能力当然是基础,但要想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不是简单的钱的堆砌,而是文化对人心理的作用。
换句话说,当下社会的人,无论是富裕阶层或社会底层,还是庞大的中间收入人群,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更需要什么?所谓的消费,只是人们在确定内心需求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我要买什么、我要什么服务、我愿意花钱去做什么。而当人们内心空虚、没有信仰依赖、没有人生目标时,这种消费意愿只能是维持正常生活的状态,而不可能有更高、更多的“消费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