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国旗和国歌相当重要,这不单单只是一个图案或者一首歌,它代表着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元素,更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每次看到高高飘起的五星红旗,以及熟悉的国歌旋律,作为一名中国人都会充满无尽的自豪,然而曾经却有人提出,要把国旗的五星摘掉两颗星,把国歌改为东方红,这到底是为什么?又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旗风波

1949年开国大典的筹备工作如火如荼,看着天安门广场上飘扬的各色旗帜,有人提出,新中国应该要有属于自己的国旗,一面能够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旗帜。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无数仁人志士在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思考“中国应该有怎样的旗帜”这个问题。

从辛亥革命的十八星旗,到北伐战争的青天白日旗,再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旗,每一面旗帜,都代表着那个时代人们的追求和理想。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一个崭新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即将诞生。新中国更是需要一面属于自己的国旗,一面能够代表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旗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6月,肩负着筹备新中国成立重任的全国政协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宣告成立。会议决定,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图案以及国歌。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一场设计新中国国旗的全民运动就此拉开了帷幕。设计国旗的消息传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纷纷拿起画笔,把对新中国的热爱与期盼融入一幅幅设计稿中。

很快2992幅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国旗设计稿,如同一条条奔涌的小溪,汇聚到全国政协会议筹备会。这些设计稿,形式多样,构思精巧,每一幅都凝聚着设计者对新中国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

在众多设计稿中,有一幅图案一下子抓住了人们的眼球,简洁大方的设计和深刻的寓意十分的出彩,它就是由一位名叫曾联松的普通职员设计的五星红旗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联松是一位来自浙江瑞安的年轻人,小时候就是热爱书画,在设计国旗图案时,他想了很多,在他心里国旗不应该只是高高在上,也要和百姓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而就在落笔的瞬间,他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句谚语“盼星星,盼月亮”。

这不正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吗,百姓们盼星星盼月亮的建设自己的祖国。

于是他决定用一颗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象征着团结在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一起努力共同建设新中国。

为了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曾联松还巧妙地把五颗金色五角星设计成一个椭圆形,看起来就好像是众星拱卫着北斗星一样,和谐而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恰好又与中国版图的轮廓相似,寓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蓬勃向上,和谐统一。旗帜的颜色上选择了红色,红色是革命色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英雄气概。

搭配的黄色则是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新中国的光明前景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虽然图案简洁,可是这背后的深意深深地折服了所有的评委。于是五星红旗图案,就从2992幅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新中国的国旗,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谁能想到,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这面凝聚着人民智慧和希望的旗帜,也曾遭遇过强烈的质疑,甚至差点被换掉。

当时国内政治气氛紧张,阶级斗争被无限扩大化。一些人对国旗上的四颗小五角星提出了异议。按照设计者的解释,四颗小五角星代表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可是在有些人眼里,“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已经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应该去掉,这样的话国旗就变成了一个大星星搭配两个小星星。

但是这样的想法显然违背了人民的想法和当初选择这面旗帜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当初国旗真的被改动了,会给人民的情感带来多大的影响,好在这种荒唐的提议最终没有成为现实。

国旗依然飘扬,五星依然闪耀,见证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特殊时期,国歌沉浮

而提到国旗,就不能不说到国歌,其实国歌一路走来也充满了波折。1949年6月为了广泛征求民意,第六小组在《人民日报》等国内外报刊上刊登了国旗,国徽,国歌的征集启事。消息一出,同样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

可是并不像国旗那么顺利,在众多国歌应征的稿件中,始终没有找到一首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紧迫,新中国的成立迫在眉睫,没有国歌可怎么办?这时周恩来总理提议,能不能考虑使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就在这一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一经问世便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唱出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万众一心,奋勇抗争的决心,在抗日战争时期广为传唱,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浴血奋战,早已深入人心。

周总理的这一提议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在随后召开的政协会议上,代表们也就国歌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提出歌曲中的歌词有些并不符合当时的环境了,需要对应修改一下,也有人认为这首歌是历史的产物,应该保持原汁原味,不改最好。

等到了9月25日,为了尽快确定国歌,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邀请各民主党派和文化界人士在中南海丰泽园举行座谈会,专门讨论国歌问题。

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最终形成一致意见: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新中国的国歌,词曲都不再进行修改,保留原来的样子。

就这样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选择,一首诞生于中华民族危难之际的歌曲,最终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历史的进程总是充满着曲折和戏剧性。正当《义勇军进行曲》响彻祖国大地,激励着亿万人民奋勇前进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席卷而来。

特殊时期,田汉蒙冤入狱,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也因此受到牵连,被禁止演唱。

一时间这首曾经鼓舞了无数人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歌曲,被迫沉寂下来。

取而代之的是另一首歌曲《东方红》,它以高亢嘹亮的旋律和歌颂领袖的歌词,迅速传遍了祖国大地。

不过虽然《东方红》在特殊时期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义勇军进行曲》激昂的旋律始终是无法替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歌词被禁,但是田间地头依旧会有人传唱,也是想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着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后来又有人提出要为《义勇军进行曲》重新填词,新填写的歌词虽然政治正确,但是内容缺乏感染力,很难引起大众共鸣。

最终在人民群众的呼声下,1982年《义勇军进行曲》恢复了原歌词,并被正式写入宪法,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永久的国歌。

永恒守护我们的国歌和国旗

回望历史,国歌和国旗的风风雨雨,其实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曾经想要改变国歌,修改国旗图案的人,他们究竟想要做什么?答案不言而喻。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很多错误思想禁锢着人们的头脑。

一些人打着革命的旗号,肆意践踏文化,迫害无辜,甚至想要篡改历史,达到个人目的。他们所作所为,是对革命精神的一种背叛。

幸运的是,历史最终选择了正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那些被歪曲的历史得到了还原,那些蒙受不白之冤的人们得到了平反。国歌和国旗,也终于回到了它们应有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如今每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心底的震撼和自豪。

但是不管身在何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把国旗国歌的精神传承下去,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让《义勇军进行曲》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参考资料:
共产党员网——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如何诞生的吗?
金陵长安——1949年9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诞生——2020-09-2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