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我们特有的原粮+益生菌+椰子肉饲养技术确保每只出栏的鸽子骨头酥软、肉质嫩滑鲜香”。近日,在海口美兰区三江镇江源村“美兰香茅鸽”乳鸽养殖示范基地,基地技术总监刘世鸿介绍道。

饲养区内工人们将事先准备好的原粮+益生菌+椰子肉粉碎加工而成的生物发酵颗粒饲料与保健砂一起投放至料理机里,随即启动自动喂养线将其投喂至每只鸽子,鸽舍内鸽子们在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鸽笼里正欢快的享受着专属于它们的可口“佳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该基地独特的养殖方法加上全自动化的养殖技术使得该基地年均出栏肉鸽可达150万只,成为我省目前最大的乳鸽养殖基地。

作为基地所属单位海口市椰鸽肴养殖有限公司,近年来,依托基地不断探索肉鸽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三江镇政府和江源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产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产业规模逐年扩大,生态养殖+生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不断壮大延伸,逐步形成了基础配套完善、功能布局合理、产业特色明显的发展格局,其成功开发的“美兰香茅鸽”品牌更是享誉省内外,基地先后被授予“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美兰区)农业展示基地”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3月,在各级政府部门和村党支部的关心支持下,“美兰香茅鸽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在江源村委会龙谭村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规划建设占地面积200亩,将由“美兰香茅鸽”乳鸽养殖示范基地、乳鸽加工食品工厂及冷链物流仓储、香茅草林下种植、“鸽肴”鸽文化主题农庄四个部分组成。项目的落地开工将推动三江乳鸽产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极大的带动区域经济提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刘世鸿介绍,未来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乳鸽年产销量达到500万只,还将通过积极打造鸽子文化长廊、鸽子博物馆等系列弘扬“鸽肴”文化品牌项目,让更多人了解鸽肴文化,提升特色产业品牌知名度。

“为推动项目更好发展,我们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土地规划等项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动盘活利用村庄多年废弃学校帮助扩大生加工规模。”三江镇江源村驻村第一书记范海明介绍,同时以项目建设规划为引领,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广香茅乳鸽养殖,鼓励引导发动村民一起参与到乳鸽特色养殖产业,共同做大做强三江乳鸽产业。

在自身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基地始终秉持振兴一方经济帮助一方农民致富的经营发展理念,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吸纳农户入股分红、为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及带动养殖等多渠道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接下来,计划通过构建“联营鸽场”、“联营专业合作社”等紧密型联农带农机制,持续拓宽农户增收渠道,让村民获得更多增值收益和就业机会,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刘世鸿说。(王聘钊 王录进 邢彩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