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拉肚子”“使用烂香蕉”“榴莲果泥发酸”

在某网络投诉平台上

有关茉酸奶的投诉超过200条

其中不乏对饮品质量的投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2月至5月上旬

新京报记者随机应聘

进入北京市多家茉酸奶加盟店

发现诸多问题

引发广泛关注

使用过期40余天的原料;更换效期标签,不按时报废原料,或根本不使用效期标签;常温存放应冷藏的水果,水果变色、出水后,仍接着使用;偷工减料,不严格按照配料表足量放料;用工不需要工作人员提供国家强制要求的餐饮人员健康证明等。

5月27日

茉酸奶MOREYOGURT官博

就此发布致歉声明:

涉事门店永久解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料过期一个多月仍加入奶昔中售出

店员:“顶多拉肚子”

茉酸奶伊藤洋华堂店(下称“洋华堂店”),位于朝阳区亚运村附近的伊藤洋华堂商场一层,是一家加盟店。

5月9日,记者上班时发现前区冷柜中有一袋青稞,已经过期40余天。

当日18时许,有消费者点了一杯加青稞的奶昔。此时,盒子内的青稞已经用完,一名店员拿出那袋过期青稞,指示记者拆封并倒入盒子。

记者告诉店员,这袋青稞过期了,店员查看后表示:“你不用管。”并将过期青稞放进奶昔。

这杯奶昔售出后,店员才告诉店长青稞过期了。店长听后,将盒子里的过期青稞扔掉,接着从前区冷柜中又找出了三袋过期青稞,一并扔掉。但那杯加了过期青稞的奶昔未被追回。

“没事,喝不坏,顶多拉肚子,拉肚子他也以为太凉了。”那名店员说。他提醒记者,如果以后看到过期原料,不能直接废弃,应先告知店长,由店长决定是否废弃。

5月11日,同一家店,过期青稞再次出现。16时许,记者看到,前区冷柜中有一袋已经过期40余天的青稞。18时许,上述店员拆开这袋过期青稞倒入盒子,先后加进多杯奶昔出售,直至用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独有偶,在记者卧底的茉酸奶石景山万达广场店(下称“石景山万达店”),也存在使用过期原料的情况。

4月28日14时许,记者在店员的指示下,拆封了一袋过期燕麦,当时它已经过期40余天。

记者告诉店长燕麦过期了,店长说:“没事,把袋子扔了就行。”当天,过期燕麦被加进至少3杯酸奶中售出。次日,店员仍在使用过期燕麦制作饮品出售。

记者了解到,品牌方要求门店每个礼拜都要盘货,排查临期原料,并及时废弃,还会定时安排督导来检查。“逮住发现了,罚一两千(元),这是大事。如果被监管部门检查到,完犊子了。”一名茉酸奶店员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效期“续命”过期水果

靠闻判断食材是否应废弃

茉酸奶对每种原料的效期都有明确规定,门店内也会张贴原料效期表。在机打的效期标签上,会标注精确到分秒的到期时间。当食材快到期时,打印效期的设备会发声播报,提醒店员,按时废弃过期食材。

然而,在记者卧底的门店中,原料效期形同虚设。店长和店员们上行下效,用更换效期标签,或根本不用效期标签的方式,为过期原料“续命”

更换效期,也是为了应付公司检查。“公司规定的,每天还要上传(照片)。”店长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洋华堂店,则采用更“便捷”的方法——不贴效期标签。没了效期的约束,使用过期原料成为常态。记者注意到,除了现切水果,洋华堂使用的过期原料还包括:奶基底、榴莲果泥、米布丁、椰肉泥和椰肉丁等

位于海淀区华宇时尚购物中心三层的茉酸奶门店(下称“华宇店”),与洋华堂店为同一老板,华宇店由另一名店长看店、管理店员。在华宇店卧底期间,记者发现,该店也基本不使用效期标签。一些原料在过期两天后,仍被用于制作饮品。

“按效期来,几小时就得丢。成本太高,丢不起。”店员说。这名店员还说,原料废弃的标准,取决于店长的嗅觉,“店长说没事就没事,她早上来的时候闻过。”

靠闻判断食材是否能继续使用这种情况在石景山万达店也存在。

记者了解到,上述三家门店店长的收入均与门店营业额挂钩。“营业额多,你拿的(工资)多。”石景山万达店的店长说。

应冷藏的原料因常温放置变色、出水

偷工减料成惯例

官网介绍,茉酸奶选用新鲜水果为主料。明文规定的原料效期和储存环境,是保证水果新鲜的两个重要条件。原料效期表规定,芒果、牛油果、凤梨、火龙果等水果在改刀后的使用环节,应当加盖冷藏,效期都是4个小时。

而在洋华堂店,切块后的牛油果放入敞口的盒子里,不加盖,常温放置。这经常导致牛油果块在使用时,外部已经变色。

同样使用变色牛油果的还有茉酸奶华熙LIVE·五棵松店。记者在2月应聘进入该店时,店铺负责人并没有要求记者出示健康证,之后工作期间也未要求办理。2月26日,记者发现,早上切好的牛油果到了下午已经氧化发黑。

店员告诉记者,化发黑也没问题,“顾客看不见就行。”她也提醒记者,切掉氧化发黑的部分时不要让顾客看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在洋华堂店,克扣原料成了一种被传授的“技巧”

洋华堂店的店长助理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盖顶是一勺,但要是芒果不多了,咱们就盖半勺,盖得分散一点。如果料剩不多,(盖顶)可以少一点。”

除了盖顶,奶基底也会被克扣。奶基底是多数奶昔中都会添加的一款奶制品,每杯用量为70或90克。店长助理称,为了让奶昔的质地更浓稠,要少放5到10克奶基底。

记者还发现,在洋华堂店和华宇店,提前制备饮品放入冷柜待用成了一种共识。

山楂奶昔是一款颇受欢迎的饮品,记者卧底期间,平均每家店每天会售出至少20杯。这款奶昔并不是用新鲜水果制成,而是用山楂卷、山楂碎和酸奶等配料制成。

洋华堂店店长告诉记者,鲜果奶昔的水分大,提前制备放入冷柜后会结冰,而山楂奶昔水分少,冷冻后质地不会有太大改变,所以闲时可以提前制备几杯。

记者卧底期间注意到,多杯山楂奶昔售出时,已经在冷柜存放30分钟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评论

@宁家大寳呗:还卖那么贵

@可可酱_531鸟巢看五月天版:我真的很爱喝茉酸奶昨天还喝了一杯。

@Eliz栗子:20多一杯你给我这?

@Yuninini9:吐了再也不喝

@很思齐:一共喝两次,两个店,喝一次拉一次,再不敢喝。

@伊莉莎白妮妮酱:有没有搞错啊!太过分了。

@谁说不酷呢:oh居然是北京 居然是那么贵的茉酸奶?

@叫表弟的博哥:这种手法,可能是行业普遍情况了,这是被爆出来了,看后续怎么处理。

说好的“贵有贵的道理”呢?

上述操作

让那些为了更新鲜更健康

而选择茉酸奶的消费者

情何以堪?



高颜值硬盘组

FM970编辑整理

图 文来 源:新京报

版权归 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编辑整理:丹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