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民间有言道:“姜维,自一时雄儿也。然与某相值,故穷耳。”(此乃是邓艾击退姜维之后的感叹之语…)

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三国时期有一个人,自少年之时便才华出众,尤其擅长于军事方面,由于父亲为护卫百姓而战死沙场,年少的他得以在本郡参军。由于对兵法喜爱,年少的他便在军中小有名气。这名青少年,正是日后蜀汉的大将军姜维。

其实真正读懂姜维的人就会发现伯约身上其实有着,“一种打不死的小强”的这种毅力。当时,诸葛亮统帅三军也就是南征之后,孔明顺应局势,迅速采取北伐曹魏的战略。虽然,诸葛亮采用疑兵之计拿下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但是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出征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收获正是姜维。当时,姜维负责守护天水城。话说赵云尊奉诸葛亮之命前来攻取天水城,此时意外就出现了!当先一员少年将军,挺枪跃马而言曰:“汝见天水姜伯约乎!”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赵云可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当时赵云也没有想到竟然中了姜维之计,由于年老动武亦不到打败姜维,于是赵云只有暗自逃跑的选择。吃了亏的赵云,回到营中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诸葛亮。

孔明惊问曰:“此是何人,识吾玄机?”,赵云道,乃是姜伯约也。于是诸葛亮亲自带人前往天水城,但是诸葛亮这次亲自过去亦没有占到便宜。到底出了什么事呢?原来姜维早已将天水城中的兵马一分为四。姜维道:某引一军伏于城东,如彼兵到则截之。太守与梁虚、尹赏各引一军城外埋 伏。梁绪率百姓在城上守御。”,姜维当时的这个战略,确实起到了效果,诸葛亮到天水城下时,亦不敢轻易攻城,等到半夜时,却遭到姜维的攻击。其余三支人马,皆响应姜维,诸葛亮无奈退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诸葛亮发现姜维确实是一个将才,于是呢,差人打听姜维的家小在哪里,然后呢,发兵赚取姜维,孔明让夏侯楙假传姜维投奔蜀营。诸葛亮这个做法乃是魔高一丈,姜维最终被上司马遵所弃,无奈投奔到了蜀汉。后来,诸葛亮又差人把姜维的老母接至蜀中。

其实话说到这里,相信小伙们们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诸葛亮,与姜维的关系,非常微妙,姜维就好比是诸葛亮的一个延续,一个小号的“卧龙”。因此呢,在诸葛亮北伐未竟之后,他把生平所研究过的兵法,阵法,以及各种利器:连弩、木牛的制造工艺全部都传授给了姜维。(姜维能得到如此瑰宝,已经让很多人流口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在临死之前,其实就已经明确了姜维日后在蜀中的地位,注意孔明先是让,蒋琬、董允、费祎他们主持朝中政务。其目的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孔明意在让蒋琬、董允、费祎他们三人,先后掌权,辅佐后主管理朝政,而姜维呢,就会有大量的时间去研习自己留下的神兵利器,待到时间成熟,便可以北伐曹魏,完成孔明未完成之事。

那么,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做出了什么成绩呢?有没有进行北伐?胜算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书记载:“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可以看出呢,在孔明离开之后,姜维的地位仍然是蛮高的。后来,姜维跟随蒋琬去到了汉中,蒋琬让姜维担任司马。姜维此时提出,连结羌、胡,以此来壮大势力。从238-246年,姜维一直在负责图取陇西地区,期间打败了郭淮、夏侯霸等。这是姜维之功,除此之外,姜维还做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247年,姜维再次长官,升为了卫将军。是时,夷族反魏,姜维这次带兵护卫夷民。姜维带兵交战,郭淮、夏侯霸,成功把夷民迁到了蜀汉,算是从人口方面增加了蜀汉的综合实力。但是,陇西地区姜维经过将近10年的时间亦未平复,仍然无法控制陇西地区。

公元253年,费祎遭到了郭循杀害。姜维亦是此时,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干他一番事业了。因为,前几次,姜维有心出兵陇西,但上司们都不同意。那么,当姜维有实际的军权之后,他又做了什么呢?他又能不能出头?完成诸葛亮北伐的愿望呢?

上文说过,姜维与诸葛亮,乃是千年难遇的师徒。姜维不可能不继承诸葛亮的遗志,那么姜维如何做的呢?公元253年,姜维带兵出石营,但是因为粮草问题无奈而返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254年,姜维找准时机带兵进围襄武,打败徐质,终于在收回,河关,临洮等地的百姓回到蜀中。上文说过姜维,是收了夷民回川蜀,这次又是收民众回蜀中。从姜维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确是受到了诸葛亮的影响,明白了攻伐之道,皆依赖于民的道理。

但是好景并不长,在公元256姜维升为大将军,本欲想与曹魏大干一仗,却出师不利,之前约定好的盟友胡济却放了姜维鸽子。最终姜维在断谷一带,被曹魏的邓艾打得找不着北,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