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您的和“在看”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虚拟货币的流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虽然加密货币是一个仍然不被大多数地区的法律法规所许可。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它被人们所熟知。

从原始社会的以物换物,到货币的雏形,贝壳的出现,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贝壳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物质的根本性需求,转而出现了对财富积累的渴望的这种意识形态。

人们从来没有想过,其实人类生存不就是仅仅需要的是你想得到的那个物吗?而不是货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货币的出现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替代了原始的换物方式,使得人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快捷,不会受到时间、物的因素、人的因素得限制。

有时候,我在想这种以物易物得方式,其实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货币得出现导致了私有化的产生,货币的出现还导致了人们的私有欲出现,更出现了许多因为私有欲而发生的一连串社会事件。

直到现在,以物易物这种有上万年历史得交易形态仍然存在,但是已经无法抵挡,人们对财富得渴求;也不能阻挡人们对于财富得到的手段。

加密货币,这种和以往相比,在物质形态和财富形态都天壤之别的一种货币;使得人们对他的期望已经高于任何其他的价值渴望。

如果你在现实中,拥有的钱,可以用来存储吃利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财富增长的期望。它也不会因为时间的增长而出现价值的大幅变化。

而加密货币,这种被无数人似乎奉若神物的一种数字资产可以是人们对于财富价值翻翻的机会吗?

加密货币,总是因为太多投机的人参与而变得好像炙手可热。我发现,人们都喜欢凑热闹,这种凑热闹其实就是我们说的人云亦云和跟风行动。传承上万年的凑热闹不嫌事大没有因为自媒体的兴起减少半天,反而因为自媒体,更激发了人们凑热闹的本性;流量可真是个“好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跟风之下,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咸鱼翻身了呢?我没有数据支持,我无法给出统计;我想即使有,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但是我知道有一个词,叫做幸存者偏差;就是人们往往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哪些幸存者所发出的声音。我想你更多的可能是听说的是那些通过加密货币已经得到足够财富的人的话语;而那些赔的底儿掉的你可以没有听说,为什么呢?这些人往往不会到处宣扬所谓自己的失败论。

加密货币应该回归到技术的本质,这是一种区块链下服务于虚拟世界激励体系的一种凭证,而不是货币;它应该是区块链中一个很小的应用,而不是成为人们追逐财富的一种砝码。

我们更在思考,财富的本质是什么,得到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就不会给自己制造焦虑,制造无谓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