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是一种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为核心,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生产管理模式。而薪酬策略是企业用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笔者在为企业提供企业管理服务实践中,发现有许多企业推动精益生产效果不好是因为薪酬管理政策存在问题。

精益生产可以帮助企业避免八大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不良品的浪费、动作的浪费、加工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的浪费及管理的浪费。

在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实践中,笔者发现有许多企业的浪费是单纯的计件工资政策导致的,计件工资会导致以下几方面的浪费:

一是不良品的浪费:为了追求更高的计件工资,员工可能会过度关注完成产品的数量,而忽视产品的质量。这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错误,甚至可能导致安全事故。此外,过度关注数量可能会导致员工在完成任务时采取捷径,从而降低整体的工作效率。这种对数量的追求不仅浪费了企业的资源,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造成损害。

二是加工的浪费:在计件工资制度下,员工可能会为了提高产量而过度使用物料。这可能导致物料的浪费,增加企业的成本。例如,在制造业中,员工可能会为了提高产量而故意多用一些材料,导致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浪费。在计件工资制度下,员工可能会为了提高产量而过度使用设备。这可能导致设备的磨损加快,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企业需要不断投资购买新设备,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了追求更高的计件工资,员工可能会过度使用能源,如电力、水等。这可能导致能源的浪费,增加企业的成本。例如,在食品加工业中,员工可能会为了提高产量而故意多用电,导致能源的浪费。

三是制造过多的浪费:在计件工资制度下,员工为了避免产品品种更换影响当班产量,会尽可能加大单一产品的产量,导致制造过多的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图 / Steve Johnson

为有效解决计件工资制的上述问题,建议企业推动精益生产与薪酬策略的协同策略,开展以下工作:

首先,可以采用“计件工资+员工行为绩效考核”薪酬政策,在成本、质量、设备、安全、现场、物料及日常管理等多个维度建立员工行为考核标准,将员工行为考核结果与计件工资挂钩,比如:制造过多的不计入计件工资,质量有问题的不计入计件工资、将质量合格率、单件能耗、单件物料辅料消耗与计件工资总额挂钩等计件工资优化政策,由车间在员工行为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分配,引导员工从只关注产量转变到产量、质量、设备、成本与现场全面改善。

其次,企业还可以根据员工小改小革给予相应的奖金或福利,以此进一步激励员工持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这种薪酬策略 与精益生产的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目标是一致的。

最后,企业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向员工传达企业的生产目标和薪酬政策,让员工了解他们的工作对于企业整体目标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总的来说,实现精益生产与薪酬策略的协同,需要企业从薪酬制度设计、绩效考核制度设计和沟通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设计。

大家有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作者/编辑:合易咨询(heyeeh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