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吴清源为什么被誉为日本第一棋圣?1914年6月12日:围棋大师,昭和棋圣吴清源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围棋起源于中国,早在先秦典籍《世本》中就有所记载。

由此推算,中国的围棋至少有三四千年的历史。《美国百科全书》则将围棋起源时间,定在公元前2300年。

中国古代把围棋叫做“弈”,被认为是一种提高智力、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棋类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诞生开始,围棋就成为群众性项目,上到贵族下到农民都颇为喜爱。各地都有围棋高手,史料中第一位有名字的专业棋手叫弈秋,春秋时期齐国人。这个弈秋很倒霉,被放在小学语文教材内作为不认真学习的反面典型,搞得全国5000年内皆知。

汉代,围棋一跃成为全国流行的运动,出现了很多围棋高手,如围棋名手杜夫子。晋代葛洪《西京杂记》卷二载:“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其他高手还有很多,更有一些围棋理论大师出现,如班固、李尤、黄宪、马融等。

由此,中国围棋开始强盛起来。

三国时期,曹魏的领袖曹操是围棋高手,他的儿孙几乎人人爱下棋。到了晋朝,贵族阶层流行下棋,上到皇帝下到贩夫走卒,没事就喜欢摆开棋盘来几局。

此时,中国围棋出现了九品制。魏时邯郸淳《艺经·棋品》中规定了九品的名称:“一入神;二坐照;三具体;四通幽;五用智;六小巧;七斗力;八若愚;九守拙。”围棋九品制在两晋已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隋唐时代,围棋的棋盘固定为十九道,同今天一样。

盛唐时期,唐玄宗大力倡导围棋,创立了翰林棋待诏制度,类似于今天的中国棋院。这是中国围棋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标志。

“棋待诏”,官阶九品,与“画待诏”“书待诏”同属于翰林院,所以又被统称为“翰林”,成为国家官员,地位有很大提高。

至此,琴棋书画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和上流社会女孩子的基本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代是围棋的又一个顶峰,尤其历代皇帝多痴迷于围棋。宋代高宗赵构和孝宗赵眘,迷恋围棋到了废寝忘食,荒废朝政的地步。

元代民间出现了大量棋谱,像四书五经和诗词小说一样成为畅销书。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喜欢下棋,即便军情紧急、政事繁忙,也经常拉着大臣下几局。

传说没有大臣敢于下赢皇帝,朱元璋觉得非常不过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同中山王徐达下棋时,朱元璋下令对方必须来真格的,不然就算是欺君。徐达的棋力比朱元璋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下赢他是不费力的,此时却左右为难。

于是,徐达想了个好办法,最终下赢了朱元璋。朱元璋第一次输棋后,果然心中大怒。

此时,他突然看到棋盘上徐达的棋子,大体拼出了“万岁”两个字。朱元璋莞然一笑,明白徐达的棋力比自己高了数倍,这才不再介意。

两人下棋的地方,就在我们南京莫愁湖边的一个小楼,今天叫做胜棋楼。

朱元璋想到徐达忠诚、谨慎,这盘棋后就将莫愁湖赐给他作为王府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中国重文轻武,围棋发展到了顶峰。到了明朝中期,全国围棋形成三大流派:永嘉派,以鲍一中为代表;新安派,以汪曙、程汝亮为代表;京师派,以颜伦、李釜为代表。

小说《儒林外史》中,生动的记录了两次棋局。

第一次,是徐达中山王府的一个亲戚,王爷们的表弟陈木南公子,同南京民间围棋高手邹泰来的对决。

邹泰来是职业棋手,一生以教授围棋为职业。只是他过得不怎么样,一大把年龄还被迫在妓院等地混迹,需要教名妓等人下棋。

而陈木南是个公子哥,琴棋书画自然是样样精通的,也酷爱下棋,两人就下了几局。

邹泰来棋艺非常高明,让了陈公子很多棋子。除了第一局,他是故意让棋才输了,第二局则轻松获胜:邹泰来道“我和陈四老爷自然是对下。”陈木南道“先生是国手,我如何下的过!只好让几子请教罢。”名妓聘娘坐在傍边,不由分说,替他排了七个黑子。邹泰来道“如何摆得这些!真个是要我出丑了!”聘娘又在旁边逼着邹泰来动着。邹泰来勉强下了几子。陈木南起首还不觉的,到了半盘,四处受敌,待要吃他几子,又被他占了外势;待要不吃他的,自己又不得活;及至后来,虽然赢了他两子,确费尽了气力。

邹泰来道“四老爷下的高!和聘娘真是个对手!”聘娘道“邹师父是从来不给人赢的,今日一般也输了!”陈木南道“邹先生方才分明是让,我那里下的过!还要添两子再请教一盘。”邹泰来因是有彩,又晓的他是屎棋,也不怕他恼,摆起九个子,足足赢了三十多着。

陈木南肚里气得生疼,拉着他只管下了去。一直让到十三,共总还是下不过,因说道“先生的棋实是高,还要让几个才好。”邹泰来道“盘上再没有个摆法了,却是怎么样好?”

这两人围棋水平有差别,一个是职业高手,一个是业余高手,根本不能对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儒林外史》小说中,还说了另一个民间高手王太:这一个是卖火纸筒子的(又名火煤子,是古代一种引火工具)。这人姓王,名太。他祖代是三牌楼卖菜的。到他父亲手里,穷了,把菜园都卖掉了。他自小儿最喜下围棋。后来父亲死了,他无以为生,每日到虎踞关一带卖火纸筒过活。那一日,妙意庵做会,那庵临着乌龙潭。三四个大老官簇拥着两个人在那里下棋。一个穿宝蓝的道“我们这位马先生前日在扬州盐台那里下的是一百一十两的彩,他前后共赢了二千多银子。”一个穿玉色的少年道“我们这马先生是天下的大国手,只有这卞先生受两子还可以敌得来。只是我们要学到卞先生的地步,也就着实费力了!”王太就挨着身子上前去偷看。小厮们看见他穿的褴褛,推推搡搡,不许他上前。底下坐的主人道“你这样一个人,也晓得看棋?”

王太道“我也略晓得些。”撑着看了一会,嘻嘻的笑。那姓马的道“你这人会笑,难道下得过我们?”王太道“也勉强将就。”主人道“你是何等之人,好同马先生下棋!”姓卞的道“他既大胆,就叫他出个丑何妨!才晓得我们老爷们下棋,不是他插得嘴的!”王太也不推辞,摆起子来,就请那姓马的动着。旁边人都觉得好笑。那姓马的同他下了几着,觉的他出手不同。下了半盘,站起身来道“我这棋输了半子了!”那些人都不晓得。姓卞的道“论这局面,却是马先生略负了些。”众人大惊,就要拉着王太吃酒。王太大笑道“天下那里还有个快活似杀矢棋的事!我杀过矢棋,心里快活极了,那里还吃的下酒!”说毕,哈哈大笑,头也不回,就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看,明代民间痴迷于围棋的人很多,自然就有些高手。

到了清代,中国围棋水平却开始急转直下。

清代统治者是满人,对于围棋不感兴趣。所谓上行下效,中国读书人开始转而痴迷于八股文,将围棋当作玩物丧志的东西,不登大雅之堂。

小说《红楼梦》中,闲来无事的贵族老爷、小姐们偶尔也会下下棋,只是当作娱乐爱好,同打牌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92回,小说中才有贾政同请客相公下棋的场面:且说贾政这日正与詹光下大棋,通局的输赢也差不多,单为着一只角儿死活未分,在那里打劫。门上的小厮进来回道“外面冯大爷要见老爷。”贾政道“请进来。”小厮出去请了,冯紫英走进门来。贾政即忙迎着。冯紫英进来,在书房中坐下,见是下棋,便道“只管下棋,我来观局。”詹光笑道“晚生的棋是不堪瞧的。”冯紫英道“好说,请下罢。”贾政道“有什么事么?”

冯紫英道“没有什么话。老伯只管下棋,我也学几着儿。”贾政向詹光道“冯大爷是我们相好的,既没事,我们索性下完了这一局再说话儿。冯大爷在旁边瞧着。”冯紫英道“下采不下采?”詹光道“下采的。”冯紫英道“下采的是不好多嘴的。”贾政道“多嘴也不妨,横竖他输了十来两银子,终究是不拿出来的。往后只好罚他做东便了。”詹光笑道“这倒使得。”冯紫英道“老伯和詹公对下么?”

贾政笑道“从前对下,他输了;如今让他两个子儿,他又输了。时常还要悔几着,不叫他悔,他就急了。”詹光也笑道“没有的事。”贾政道“你试试瞧。”大家一面说笑,一面下完了。做起棋来,詹光还了棋头,输了七个子儿。冯紫英道“这盘终吃亏在打劫里头。老伯劫少,就便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清代,围棋的职业棋手被列为下九流,形同走江湖卖艺人士,地位可想而知。

棋手地位很低,又无法以此谋生,由此中国围棋开始全面衰败下去。

到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中国各阶层都生活困难,围棋更成为无足轻重的小玩意。

军阀段祺瑞非常喜欢下棋,只是水平不高。他的长子段宏业没有其他才能,却是围棋的业余高手。父子两人经常下棋,因段宏业不让人而赢多输少,经常引起段祺瑞大怒“你这小子就会胡下棋”。

段祺瑞平时偶尔下下棋,还被当时社会攻击为“玩物丧志”“围棋大帅”,他的手下还百般劝告,让他不要痴迷于下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就第一次提到吴清源了。

吴清源是福建福州人,出身于盐商家庭,后来跟随父母搬迁到北京居住。他的母亲非同小可,是清末翰林、民国奉天省长张元奇的长女。

他的父亲吴毅是留学日本的高材生,一生酷爱围棋。在吴毅留学日本期间,日本的围棋水平已经超越了清末民初混乱的中国。除了日常学习以外,吴毅加入了日本棋社,业余时间都痴迷于下棋,达到了日本业余三段的水平。

吴清源从小受到父亲影响,也酷爱下围棋。父亲很快发现,儿童时期的吴清源就有优秀的围棋天赋。而吴清源一生都体弱多病,不能从事激烈运动,常年同父亲下棋。父亲很快就不是吴清源的对手,又转而同民间成年高手对弈。他仅仅11岁年龄就同当时一流棋手汪云峰、顾水如、刘棣怀下的旗鼓相当。

由此,吴清源被誉为围棋神童,引起了段祺瑞的兴趣。

段祺瑞自认为围棋水平不低,是业余的顶尖高手,想要挑战一下这个11岁的小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趣的是,段祺瑞的水平哪里算得上高手,甚至还不如吴清源的父亲。

只是身边人下棋都不留痕迹的让着他,段祺瑞才赢多输少。

11岁的吴清源哪里懂得人情世故,真刀真枪的同段大帅对决。

段祺瑞被吴清源杀得落花流水,一塌涂地。

说起来,段祺瑞倒是心胸较为开阔之人,没有生气抱怨,反而大为赞赏这个孩子。

此时,吴清源的父亲已经病故。因为父亲是庶出,家里没有分到很多家产,孤儿寡母的经济很拮据。

段祺瑞大笔一挥,从自己的工资中取出一笔钱,专门资助吴清源学下棋。

除了解决经济问题以外,吴清源还由此名声大振。

吴清源自己回忆:输棋之后,段祺瑞的心情大坏,一个人进屋去了,之后再也没有出来。那天早上的早饭也没有和我们大家一起吃。但因为答应过以学费名目给我钱的,所以第二次见他的时候,我直接对他说:“请给我学费。”这样,我拿到了100块大洋。

父亲过世之后,家里没有了收入来源。所以,第二个星期我又去了段祺瑞的府上,但他没有再与我下棋。不过那以后他答应过的学费还是如期如数地给了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中国政局动荡,已经到了难以放下一张棋盘的地步。以段祺瑞为例,同吴清源下棋时,他刚刚受到冯玉祥邀请,成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国家元首)。

随后还不到2年,北京就发生了三一八惨案,段祺瑞的卫队射杀了抗议群众47人。段祺瑞被迫下野离开政坛,从此隐居起来。

一些日本棋手劝告少年吴清源,想要大幅度提高棋力,最好还是去日本下棋。一来日本国内比较和平,有安心学习的环境;二来日本围棋水平已经大大高于中国,优秀棋手众多,便于快速提高成绩。

此时吴清源陆续战败了多名日本围棋高手,也引起了日本国内的轰动。

1928年,时任日本棋院总裁大仓喜七郎答应每月资助吴清源200日元,为期两年,邀请他来日本留学。年仅14岁的吴清源为了提高围棋水平,犹豫再三,选择去日本下棋。

在那个时代,有大量中国年轻人去欧美和日本留学。

去欧美的费用相当高,只有中国的富豪阶层才能承受,叫做“西洋镀金”。

去日本的费用则要低廉很多,仅为去欧美的几分之一,性价比更高。

不过,去日本留学的含金量就要差一点,叫做“东洋镀银”。

同无数中国留学生一样,吴清源去日本留学,只是学习的是围棋罢了。

当时中日没有爆发战争,日本对于中国留学生也没什么限制,吴清源很轻易就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清源曾这么回忆去日本的经过:中国围棋在清朝末期到中华民国初期是最差的时候。清朝末期有一位名叫汪云峰的国手——国手也就是日本的名人——但我认为汪云峰的棋力比起他的前任国手周小松要差二子。国家处于战乱中,根本不是下棋的年代。那样的年代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但在我的少年时代,因为有喜欢下围棋的段祺瑞,还有我那有钱的亲戚李律阁也经常帮助顾水如先生等人,围棋环境勉强说得过去。顾水如有留学日本的经历,那时他和喜多文子下过一盘受二子棋,结果输了。输给女棋手很没有面子,据说输棋后顾水如一下子挥霍掉了他在日本一年的生活费。不管怎么说,在当时的中国,光靠围棋是无法生存的。

那样的大背景下,我在日本人俱乐部和一位日本初段下了一盘棋。那是1926年,我12岁的时候。那盘棋开局的时候我中了对方的圈套,一直是苦战。但进入中盘后我吃掉了对方一块棋,最后我赢了6目。在观战者中就有山崎有民先生。

山崎先生在观看了我的对局之后,在远在日本的大棋士濑越宪作写了封信,告诉他中国有一位天才少年。濑越老师1919年因为围棋交流来过中国,在中国的日本人都知道他。在他们两人之间,开始了关于把我送往日本留学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到日本的吴清源被定为三段,立即遭遇了很多日本围棋高手的挑战,遭遇了很多麻烦。

事实证明,吴清源来日本是正确的。在同这些日本高手的厮杀中,吴清源的围棋水平有很大提高。

在18岁时,吴清源升为四段棋手。在1932年日本围棋春季比赛中,他获全胜,取得第一名;同年秋季比赛中,他仅负于小岛春一1局,名次与木谷实并列第一。

当年他的成绩为44胜5败1平,顺利升为五段。

到了战后的1950年,吴清源已获得围棋九段。此时吴清源的地位已经难以动摇:从1939年开始,吴清源与日本第一流棋手进行“十番棋”、“六番棋”和“三番棋”等对局。其中以“十番棋”战绩最为突出。计1939年对木谷实十番棋,1941年对雁金准一十番棋,1946、1950年对桥本宇太郎二次十番棋,1943、1951、1952年对藤泽库之助三次十番棋,1953年对坂田荣男十番棋,1955年对高川格十番棋。在以上十番棋中,将除雁金准一以外的对手全部降至先相先或定先。因此吴清源被公认为围棋界第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我国对吴清源不太宣传,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第一, 吴清源常年在日本下棋和生活,娶了日本妻子,在1934年加入日本国籍。

吴清源加入日本国籍时,曾经遭到中国媒体抨击,毕竟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已经成为敌国。

对于吴清源来说,他从不关心政治,加入日本国籍仅是为了生活方便一些。

在战争年代,日本政府对于外籍人士管理非常严格,对于敌国中国的在日人员更是严密监视。吴清源则要经常去日本各地下棋比赛,因为国籍限制而难以正常生活工作,连买火车票都很困难。

一些日本旅馆听说吴清源是中国人,直接拒绝他入住,唯恐此人是间谍。

无奈之下,吴清源才加入日本国籍。在30年代的中国是支持双重国籍的,加入日本国籍不意味着放弃了中国国籍。而吴清源在战后的1949年,正式要求放弃日本国籍,恢复中华民国国籍,最终得到批准。直到垂暮之年的1979年,一直生活在日本的吴清源,考虑到子女的实际生活问题,才重新加入了日本国籍。

吴清源这么回忆:再次加入日本籍,较之我自己,更多的是考虑到孩子。小儿子昌树在考高中的时候,碰上了这样的事情——在考场里只有小儿子一个人被叫到一边,不和大家排一个队。具体的原因不知道,但估计是国籍的关系才会这样吧。这件事对小儿子的打击很大。我和妻子都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在找工作的时候,可以想像如果没有日本国籍,情况会更糟糕。所以我们决定再次加入日本国籍,这也是小儿子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 吴清源同台湾关系较为密切,同大陆往来较少。

在1949年恢复中华民国国籍之后,吴清源曾在1952年前往台湾,受到蒋介石的亲自接见,还授予“大国手”称号。

之后几十年,吴清源经常来往于日台之间,在1965年又一次会见蒋介石。

直到1985年,吴清源退休2年后,他才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

资料这么记载:1985年5月,时隔43年,吴清源才第一次在战后回到阔别已久的中国大陆。在这次行程中,中国围棋协会的顾问金明与吴清源下了两盘棋,并说“这一盘算做陈毅将军下的,这一盘是周恩来总理的。”令人不胜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 吴清源不可避免的被卷入政治中。

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名言是:任何一个日本人,只要不听我们的命令,那就是我们的敌人,一定要除掉。

吴清源只是一个棋手,一生都在埋头下棋,也被政治操纵。

很多人认为,吴清源有两个污点,一是曾经跟随日本慰问团赶赴过伪满洲国,二是曾经赶赴汪伪政权控制下的日占区。

历史记载了吴清源同溥仪的对决:1934年,日本组织“日满华围棋友好访问团”慰问日军,吴清源也随该团一道来到了中国。在溥仪的“皇宫”内,吴清源先为溥仪下了三天的观赏棋。溥仪极为认真,每次都拿着笔记本热心观战。但溥仪并没有同吴清源下棋。不过有一回,溥仪突然唐突地命令侍医和吴清源下让五子棋,甚至要求吴清源“把对手的棋子全部吃掉”。

溥仪也好,吴清源也罢,都不过是日本军方操纵的演员罢了,他们根本没有拒绝表演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1943年吴清源拜访汪伪政权控制的南京,是无法拒绝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从小体弱多病,身体素质极差,不能进行剧烈运动。

即便如此,吴清源也被日本军队征召。

好在骨瘦如柴,患有很多慢性病,在第一轮体检就被淘汰,不然吴清源也会被强迫穿上军装,拿着步枪去杀人。

2014年,吴清源在日本去世。他的妻子是日本人,子孙都是中日混血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11月,根据吴清源遗愿,他归葬福州老家。女儿吴佳澄亲捧骨灰瓮,大弟子林海峰培土。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