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铁一院勘察设计,中铁十二局、十九局、电气化局、中铁城建参与建设的广佛南环城际铁路,铁四院勘察设计、中铁二十局参与建设的佛莞城际铁路同步开通运营,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相连,实现“四线”贯通运营,形成一条全长258公里、横跨5座城市的“公交化”城际大动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城际线网示意图

【广佛南环】

广佛南环西接佛肇、西环城际,东接佛莞、东环城际,在顺德北站与广佛江珠城际共站换乘,是珠江西岸城际铁路网东西连接、南北通达的“十字”格局关键线路。线路全长35公里,全线桥隧比为92.76%,设计时速200公里,设顺德北站、陈村站和番禺站三个地下站以及张槎站和北滘西站两个高架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番禺站内景

番禺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城际铁路地下站,总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与广佛东环、佛莞线连通,与广州地铁2、7、22号线、武广高铁换乘。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长约1194.5米,标准段宽约63.76米,深约22.17至24.68米,土石方开挖量达到约175万立方米,是标准的特大型超长超宽明挖基坑,建设条件极其复杂,安全风险极高。铁一院与高校、企业联合科研攻关,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结合现场实际边界条件和工程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多维度多工况耦合分析,成功攻克超大异形基坑结构支护技术难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番禺站站前工程

在临近武广高铁既有线范围内,中铁十九局在全线首次采用二氧化碳气态爆破方式进行石方开挖,最终在噪音、飞石、震动、扬尘、工期保障等方面得到各方高度认可及全线推广,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技术创新的工程理念,提高了施工效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佛南环东平水道特大桥

中铁十二局承建的东平水道特大桥主跨施工突破了当时国内城际铁路无砟轨道最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的技术攻关难题。该桥全长4869米,主跨176米,先后跨越2条内河运输航道、2处工业区、4处城中村,并与10条城市干道、高架快速路等复杂交通系统相交,是集支架现浇、多跨度悬臂浇筑、移动模架制梁、大尺寸深水基坑,以及系杆拱、高架车站等于一体的大型跨航道桥梁工程。

屏山牵引变电所是珠三角城际最大的电气化“心脏”,电气化局供电技术团队不断优化细部工艺设计,改善电缆夹层支架布局,采用高低压电缆分层敷设有效避免相互干扰;同时应用信息化技术,对电缆实施可视化管理,为后期运维提供可靠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佛南环北滘西站

中铁城建承担广佛南环5个车站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工程,北滘综合检修基地及相关配套生产生活设施施工,通过BIM技术模拟施工,将机电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等各专业融入到一个信息模型中,使施工过程透明化、信息化、智能化,大大减少了材料浪费及人工损耗,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成品质量,中铁城建按照“一站一景”的理念,将沿线属地产业、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站房施工建设中,让每个站房都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闪亮名片。

【佛莞城际】

佛莞城际正线总长36.722公里,途经广州及东莞两市,全段桥隧比例为94.44%。全线共设广州长隆站、东环站、官桥北站、广州莲花山站和麻涌站5座车站。

佛莞城际西端重点辐射广佛肇都市区,东端重点辐射莞城、惠州地区,线路途经广州市番禺区、东莞市麻涌镇,既有城市建成区高楼林立、市政公路、水网分布密集,工程外部环境复杂,狮子洋隧道工程难度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莞城际狮子洋隧道剖面图

狮子洋隧道为时速200公里的铁路水下盾构隧道,全长6476.4米,是佛莞线的控制性工程。隧道穿越水下断层,埋深大、水压高,独头掘进距离长,铁四院设计团队通过创新设计盾构管片环向接缝结构,为隧道贯通打牢基础。

佛莞城际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站房设计之中,将岭南文化、粤剧发源、龙舟龙狮文化等融合创新,“一站一景”的站房设计尽显人文情怀。莲花山站是地面一层线侧下式车站,站台规模4台6线,车站总建筑面积4985平方米,是琶洲支线与佛莞城际双线交汇的枢纽站,设计结合莲花山风景区的自然特色,莲峰观海及莲花纹样,采用了脉络的形式,体现美学的同时,更有“禅”的意境,使整个车站充满了自然与和谐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莞城际项目盾构区间

中铁二十局首次在全国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中,采用连续皮带出渣的方式运送渣土,效率较传统出渣方式提高了一倍。先后创造了珠三角复合地层单机日掘进15环24米的全国盾构施工新纪录,及4675米的全国单头大直径盾构掘进最长纪录。“复杂多变地质条件下盾构机设计选型及长距离出渣方法研究”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出版《珠三角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

两条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充分发挥了广州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佛山、东莞中心区纳入广州半小时通勤圈,肇庆、惠州中心区纳入广州一小时通勤圈,有效加强广州、佛山、肇庆、东莞、惠州等5个城市的区域交通联系,加速形成大湾区轨道交通新格局,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