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夏日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令人食欲不振,在江门五邑地区,不少家庭“煮”妇们喜欢用“荷塘冲菜”蒸肉饼,这样做出来的肉饼咸香可口、嫩滑入味,不禁让人胃口大开,很是下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冲菜冬菇蒸肉饼,容洁彩供图

一问:

“荷塘冲菜”究竟是什么菜?

每次向外地的朋友介绍“荷塘冲菜”时,他们总会问我“荷塘冲菜”究竟是什么菜?这可把我给问住了。经走访当地几家著名的冲菜厂,向不少老行尊取经,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如下:

“荷塘冲菜”不同于川湘菜系的那种用带花芯的油菜花做成的腌菜。“冲菜”其实就是头菜的腌制品,又名大头菜、蔓菁,当地人习惯称其为“料菜”,其正式名字为芜菁,和芥菜有亲缘关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嗅之,一股芥辣般的刺激辛辣味直“冲”脑门,我疑心“冲”就是“葱”的谐音,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的一种家常腌菜。《阮志》称:“蔓菁即芜菁芥属也,亦即广东之大头菜也”。晋代《广州记》就曾有过“芜菁”栽培的记载,而唐朝刘恂所著的《岭表录异》中,则有加工冲菜作为馈赠礼品的记载。据此可以推算,广东种植冲菜至少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头菜
“头菜”只是一个总称,其品种可分为大头菜、江南头菜两种。大头菜体形较大,最大能重达12斤左右,硕大的头呈椭圆形,像一个成熟的哈密瓜大小,非常高产,平均每667平方米土地就至少能产出2000—2500公斤鲜菜;而江南头菜体型偏小,一棵在1斤半和七两之间,最大的就像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般大小;普通的则像新会大红柑般大小。肉质较大头菜软嫩细滑,咸嫩适口,香味和辛辣味更浓郁,更受一众吃货的喜爱。江南头菜也相当高产,平均每667平方米土地也能产出2000公斤的鲜菜。一级江南头菜为最佳品,菜型圆滑,没有瑕疵。孩提时期,我的脑袋长得特别圆,邻居常爱抚摸我的脑袋,打趣着说:“哈哈,这个就是正宗的一级江南头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南头菜

二问:

“荷塘冲菜”何以闻名全国?

外地的朋友问:全国各地特色的腌菜、咸菜这么多,为何“荷塘冲菜”最为出名?每逢有朋自远方来,本地人都会送上一袋头菜作手信;还远销至港澳、南洋、旧金山等地,成为多少海外侨胞的“心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头菜种植
荷塘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位于西江下游的一个江心岛,四面环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上经历代耕耘,当地人掌握了一套头菜高产、优质的种植经验,种植出来的头菜,以肉质肥厚、甜嫩、爽脆,饱水度高、膳食纤维多而闻名全国,故称“荷塘冲菜”。如果种植过程中管理得不好,肥水控制不当,就容易纤维结核,又硬又实,造成“生骨”、“二皮”(木质化)或“棉花心”等,荷塘有句歇后语“生骨大头菜 ——纵(种)坏”,比喻孩子被宠坏了。

荷塘何时起种植头菜?已找不到确切的文字记载。据《潮连乡志》(明清时,荷塘属新会县潮连司华萼都)记载,道光年间(1821—1850年),潮连一带的头菜已经闻名且成为盛产区。据此,荷塘种植头菜至少也有200年的历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头菜
从我记事开始,“荷塘冲菜”就已为当地备受追捧的食物,似乎跟韩国的泡菜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一样高。据1908年刊印的《新会乡土志》载:“荷塘种桑各乡,九月采桑完后,即将桑间隙地锄松种大头菜”,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晚稻收割完成以后,当地人就会在稻田里播下各种蔬菜的种子,其中占很大部分的就是头菜。进入秋冬季节,广东地区的昼夜温差逐渐加大,而且相对的低温天气也有效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在有利的天气条件下,再加上水稻田本来就肥沃的土壤,让头菜长得个头饱满,分量十足。

从播种开始到收获一般需要三个半月到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它小时候长得跟白萝卜苗差不多,全身都布满了刺毛,摸上去非常的扎手。菜杆是直立的,绿油油的菜叶边缘上有小裂痕,呈齿轮状。长大后有150CM那么高,花是黄色的小小的,类似油菜花的花;种子也像油菜花的一样,为长角果,成熟时会开裂,散出种子。

腊月时候,我们正是放寒假的日子,头菜也就到了收获的季节了,为了争取年末的晴朗干燥的日子晾晒头菜,家家户户在这时候基本上都是忙个不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头菜
新鲜的头菜能否食用?答案是肯定的,就像炒白萝卜丝一样的制作,只是此吃法较少。记忆犹新的是,1991年3月,我获得“新会市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当年荷塘镇属于新会市(县级市)管辖,赴新会人民会堂领奖,就在冈州宾馆第一次吃到新鲜头菜。把其切成细丝,与猪肉丝一起爆炒,最后加入青红辣椒丝点缀,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鲜炒头菜丝就出锅了!相比其腌制品,鲜品的芥辣味较为浓烈,爽脆而又不咸,别有一番风味,令我怀念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晒头菜
头菜最普遍的加工方法是作腌菜,通过加工腌制,新鲜头菜会转化为天然有独特的芥辣味和芳香风味,风味更独特。整棵腌制的叫“水冲菜”或“料菜”,切片腌制风干的叫“片菜”或“菜片”。近年,为适应市场需要,人们研制出豉油王头菜、香辣头菜片、排菜片、扎子菜等新品种;有些厂家还顺应潮流,研发出以荷塘头菜为主题的预制菜,推出“头菜陈皮肉饼”“头菜陈皮扣肉”,并开发以头菜肉饼做馅的汉堡包和三文治,打造出不少老少皆宜的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粤港澳及海外华侨同胞回乡探亲的手信。

“荷塘冲菜”之所以出名,最关键的还是独特的腌制技艺。其腌制所用的味料配方和腌制工艺,在以前都是父子代代相传,言传身教,不向外人泄露,为了保密,他们甚至连专利也不申办。如荷塘锦兴龙食品有限公司独创的“刘氏腌制技艺”,就是其祖父在光绪年间(1900年)开始传承,加上自己的悟性,在传统的工艺上加入自主研发的配方,形成了“和味头菜”独特的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味头菜系列
荷塘头菜的加工历史悠久。据《新会乡土志》载:“荷塘种桑各乡,……至翌年二月,桑芽发生,即拔(大头)菜酮制之,大者重可十斤。制法有料制、咸制二种。咸制须适于天时,否则变坏。若料制则法简味香,且适于销行……”说明100年前,荷塘冲菜已大批量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木制头菜桶
走上餐桌之前,头菜还要经历多道工序。一般来说,其制法有咸制、料制两种。咸制法比较简单,时间短。采收的鲜菜先经过一周的晾晒脱水后把菜头切开两半(茎叶不要切断),然后切成手指般大小的块状,这样容易晒干;再用盐水浸泡腌渍2天后出缸晾晒。晒头菜是“看天吃饭”,冬日有北风和阳光晴好的日子,最适宜晒头菜。待晾晒至3、4成干时装入缸内压紧密封,头菜表面的青涩褪去,逐渐被金黄色覆盖。在盐和阳光的作用下,头菜中的一部分含硫化合物逐渐分解,那种让人感到辛辣的物质,被腌渍后的咸香取代。

腌渍好的头菜可以直接食用,像是农村人冬日里的零食。小时候,人们把头菜晒在路边、晒谷场上,整条村子弥漫着头菜的清香,我们走过路过,就会用力扯断一块,用衣角擦两三下就塞进嘴里啃咬起来,哪管什么卫生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晒头菜
料制法所需要的时间较长。腌制及存放的地点选址都很讲究,最初是在地里挖一个池,后来改用大木桶,利用木桶天然的木质香,腌制出“荷塘冲菜”传统的风味。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荷塘农副厂,见厂内有几个5米多高的木制头菜桶,有人用梯子爬上去落菜、起菜。近年,为节省木材和适应室内机械加工,改用水泥池,每个池可装菜五、六吨。

把已晾晒脱水一周的鲜菜逐层加盐、甘草、桂皮、八角、五香粉等进行腌制,腌制比例为按每100公斤大头菜加生食盐10公斤,装满缸后用重物压紧,最后加上蒲葵、尼龙布盖好,防止蛇虫鼠蚁及雨水的侵袭。静候一年后,才能成功“出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腌制头菜,容军华供图
除了传统的腌制方法外,近年来当地人推陈出新,创新出很多吃法,如当凉果零食般生制:

新鲜头菜去茎叶,用刀切粒或切丝,放入米醋、酱油、盐、甘草、桂皮、八角等与纯净水进行浸泡腌制,腌制至24小时后,将头菜捞出晾晒1-2天,干身后即可进行“埋缸”,再放入适量的曲酒存放,放置2-3天后即可食用。

这种吃法较受年轻人接受,酸甜可口,又没那么咸,既可以伴粥,又可以放在车里当零食提神,是居家旅行必备之神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制的头菜凉果零食系列

不过,头菜一旦保存不当,就会出现潺感和白点等变质现象,容易发臭,不能食用。如何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前提下,保鲜、防腐等存储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希望得到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基本上都不会学、也不愿意学头菜的腌制技艺,加上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独特的制作风格,制作工艺不统一,造成有些过咸或无味,头菜的制作技艺难以传承和发展,如何申请专利对这种地方特色农产品进行保护,让其成为地方地理标志?并制定一个标准的制作方式?这些问题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三问:

“荷塘冲菜”真那么好吃吗?

经过时间的沉淀和酝酿,头菜呈金黄色,口感独特,不太咸带点甜,脆嫩甘香,久煮而不软烂,在当地,头菜主要作为配菜使用,起到调味提鲜的效果。

配菜,往往不起眼,但都能给每道菜添加了许多美味之处,所谓“红花还需绿叶扶”,头菜在美食文化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它既是佐膳佳品,也是开胃小菜。无论搭配其他食材一起烹饪,如冲菜蒸鱼、冲菜炒牛肉、冲菜叶煮冬瓜汤……还是作为咸菜单独上桌,如用炒熟的冲菜佐食白粥,都能让人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冲菜冬菇蒸肉饼,容洁彩供图
冲菜蒸肉饼是我家桌餐上最常见的一道菜肴。用半肥瘦的猪肉剁成肉饼,加入冲菜粒、蚝油、白砂糖、生粉等调料搅拌均匀,摔打至稍起胶,水开上锅蒸熟即可。讲究点的可加入一些冬菇、茡荠等,口感层次就更加丰富了。伴随着冲菜的清香,我的唾液已忍不住分泌,顿时胃口大开,叭啦几下,两三碗大饭便已一扫而光。记得那年我上小学六年级,春节时还长至脚眼的裤子,经过半年的冲菜肉饼灌溉,到年中时已短至膝盖,就像是雨后的春笋般,肉眼可见的长高。所以对于我来说,尽管冲菜蒸肉饼的名气不大,却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怀。

在鲫鱼粥、草鱼粥中加入冲菜粒,是酒楼食肆的经典吃法。一窝砂窝粥端上来,伴随着的还有一碟葱花、一碟姜丝和一碟冲菜粒等佐料。一碟冲菜粒倒进去,瞬间让一窝平平无奇的粥水变得既香甜又浓郁,突显了食材的本味,真有着画龙点睛之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荷塘冲菜”是当地百姓家里常备的食材之一,以前,冰箱还没普及,因为农村人下田耕作,干的都是体力活,出汗多,要补充流失的盐分。现在,虽然市场上有独立包装、不同口味的“荷塘冲菜”销售,但当地人还是喜欢现切现卖的冲菜,即一棵冲菜切开两半,顾客想要多少就切多少,按斤销售。也有切成薄块或丝的冲菜供应,喜欢冲菜叶的可多拿点,不喜欢冲菜叶的可只买冲菜头,尽量满足顾客的需求。

四问:

“荷塘冲菜”魅力何在?

头菜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的营养成分,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升食欲,有益于身体健康。荷塘民间有句俗语:“头菜瓜汤,身体健康”,说的是粗茶淡饭,有利于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冲菜蒸鱼头,鲜嫩入味又下饭,容洁彩供图
头菜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美味和营养价值,更在于它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在当地,头菜的制作工艺已经传承了数百年,每家每户都有着一套祖传的、与众不同的制作方法,一提及此,大家都如数家珍,津津乐道,为自己祖辈的聪明才智而倍感自豪。可以说每一种头菜的制作方法,都有段“古”(故事及来历),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风味和文化传承,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遗产。所以每一口头菜都有一段古老的故事,我们在品尝头菜同时,还可以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冲菜炒猪肉,被剩下的往往都是猪肉,容洁彩供图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对于荷塘人来说,家喻户晓的“荷塘冲菜”不仅响誉全球,令我们骄傲;更是一种源于故乡的老味道,这种味道植根于我们的记忆深处,一直停留在我们的心中。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文/容洁彩(除署名外,资料及图片来源均由荷塘锦兴龙食品有限公司刘锦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