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群总是会觉得自己的心脏“砰砰砰”的乱跳,就好像要从胸口跳出来一样,有时又会出现心悸、乏力、胸闷等症状,说上来自己到底哪里不舒服,但是却又处处感受到不适,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考虑是否是心律失常,及时前往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就诊。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猝死,对人体的健康存在严重的威胁。射频消融术在临床中常被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显著。本文主要围绕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展开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什么是是心律失常?有什么危害?

心律失常是指患者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继而引起心跳速度过快、过慢和不规则等症状。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早期时常会出现头晕、心悸和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晕厥、黑矇、猝死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此外长期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患者心功能下降,增加死亡风险。心律失常还会伴随着外周血流动力学障碍,肺、肾、胃肠道和脑部等相应器官均会出现受损等症状。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心律失常与心肌组织内部电学变异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射频消融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相比于使用药物缓解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更加便捷、高效,帮助无数心律失常患者恢复心脏健康。

2.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的全称为导管射频消融技术,该技术无需开刀或造成大面积切口,是通过电极导管经血管穿刺形成静脉针孔,将射频电极导管经过静脉或者动脉送入到患者心腔的特定部位,并释放射频电流,造成心脏局部心内膜和心内膜写心肌凝固性坏死,继而达到快速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目的。该项技术属于微创技术,对患者皮肤的损伤范围约在1~5毫米左右,因此对人体的伤害较小。这是一项根治性治理,在术后即可彻底消除患者心律失常相关症状。

3.射频消融术适合治疗那些心律失常疾病?

(1)房室结构折返性心动过速;

(2)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3)心房扑动;

(4)房型心动过速;

(5)心房颤动;

(6)室性心律失常;

(7)室性心动过速;

(8)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合并该单元频发的室早。

4.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操作流程

(1)术前准备:由医生诊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在术前停用抗心率失常药物,手术前一天洗澡,清洁皮肤预防术后发生感染。手术当天护理人员会为患者处理术区皮肤,进行备皮等操作,建立静脉输液通路。

(2)建立血管通路:护理人员对患者需要插管的部位进行消毒、铺巾,麻醉师进行局部麻醉,于患者大血管处刺穿建立血管通路。射频消融通路通常都是选择股静脉或者股动脉作为导管入路送入电极导管。

(3)根据患者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将电极导管置于不同的心腔内。

(4)电生理检查:通过电极导管电刺激进行心动过速的诱发、诊断以及鉴别诊断。

(5)射频消融:在通过电生理检查后明确患者心律失常的病因以及机制后,通过射频消融导管对消融靶向进行放电消除心肌病灶,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由于是微创手术。术后12~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2~5天内即可出院。

5.做射频消融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1)预防出血:虽然射频消融术的创口只有1~5毫米,但是在术后还是需要给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2小时左右,手术的患肢需要伸直制动10~24小时,在此期间活动一定要小心,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出血。

(2)在术后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血肿、出血、拔管综合征、心脏传导阻滞等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如果患者在术后感觉到头晕、恶心、想吐又或者是穿刺肢体或者局部出现疼痛、麻木,要及时告诉医护人员自己的不适感,由医护人员做相应的处理。

(3)做完射频消融术后我们要保持穿刺部位皮肤的干燥和清洁,在穿刺后未愈合前,严禁沾水或沐浴。

(4)保持大便通畅,在平卧时要正确的使用便器,减少因为排便体位不当而造成便秘或者是排便局部出血等症状。

(5)术后患者应多饮水,促进肠胃道蠕动,饮食要选择低脂肪的优质蛋白食物,适量的食用水果、蔬菜、谷物、优质肉类,也可使用一些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饮食,有助于通肠润便。在术后患者不宜大量摄入食盐、咖啡和茶水,忌辛辣和烟酒。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白净/文

责任编辑:李雅琴 李硕然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杨中兴胡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