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旅程中,我们常会面临曲折险阻与困厄绝境。生活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转化困境、勇往直前的力量。

面对逆境,应学会放下精神重负,以平和心态接纳现实,并从困难中提炼力量,因为每个困境都可能孕育新的开始。

在挫折面前,我们不应沉溺于痛苦,而是坚信自身潜力,在未知中勇敢前行,让心灵经历风雨,实现从绝望到希望的转变。

简而言之,保持心境如镜,历练出超脱淡然的态度,才能在生活的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元·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月亮有圆缺,花儿有开谢,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离别。诗人以自然景象寓言人生常态,揭示了世间万物循环变化的真理,表达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深深感慨与哲理思考。

2、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宋·白云守端《蝇子透窗偈》

偶然间重遇昔日走过的路,才恍然大悟一生都被眼前所见所限。此句诗意在警醒世人勿被表象迷惑,要学会洞察事物本质,体现了一种顿悟人生的禅意境界,提醒人们不断反省与超越自我认知的局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宋·苏轼 《醉睡者》

道义难行的时候不如选择醉去,话不投机之时不如安然入眠。诗人借醉与睡的抉择,传达出一种随缘自在的人生态度,在面对现实困境时,提倡避开是非纷扰,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4、

是非名利浑如梦,正眼观时一瞬间。

——宋·法演禅师《送朱大卿》

世俗的是非名利犹如梦幻泡影,用正眼审视不过转瞬即逝。禅师以慧眼看破红尘,劝诫世人看淡名利得失,主张从内心出发,追求真实而永恒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苏轼《观潮》

历经沧桑归来,发现其实并无其他大事,不过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般的自然景象。诗人以天地之大观照个人得失,表达出历经世事后的豁达与宁静,引导人们回归自然,感受生活本真。

6、

勿以有限身,常供无尽愁。

——宋·陆游《还都》

切莫让有限的生命长久承受无尽的忧虑愁苦。此诗句直指人心,告诫人们珍惜生命,避免过度忧患,倡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减少精神内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

是非拂面尘,消磨尽,古今无限人。

——元·张可久《金字经·乐闲》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中,无数人被纷纷扰扰的尘世是非所困扰,终至消磨殆尽。诗人以史为鉴,点明人们应学会放下是非,追求心灵的自由与清净。

8、

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

——元·徐贲《写意》

独自欣赏山水景色,静坐其间;倾听风声雨声,悠然入眠。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生活画卷,传递出诗人怡情山水、心系自然的理想生活状态,体现了对喧嚣尘世之外的精神寄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唐·李白《上李邕》

孔夫子尚且敬畏后起之秀,男子汉断不可轻视少年英豪。此句诗寄寓着鼓励后进、尊重青年才能的深刻道理,展现出李白本人以及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人才辈出的自信与期待。

10、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世间的一切享乐如梦幻一般短暂易逝,自古以来万般人事亦如同东流之水,一去不返。李白以流水作喻,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无情,启迪人们要珍惜当下,体味生活的每一刻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宋·姜夔《平甫见招不欲往》

人世间难得有秋雨降临前的宁静时光,此刻我只想在空旷的厅堂中悠然自在地酣眠。诗人以秋雨前夕为背景,表达了对心灵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强调了适时放下纷扰,享受片刻安宁的重要性。

12、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宋·辛弃疾《临江仙》

无论是显赫的地位还是隐居的生活,都如梦幻般转瞬即逝,人间的荣辱得失不必过于在意。词人通过对比世间的名利追求和自然归宿,传达出一种超脱于世俗宠辱之外的人生哲学,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平静淡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3、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无需担忧漫长的旅途,自会有顺风相送。此句诗意寓言人生道路上总会有助力与机遇,表达出随缘而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提示读者不必过度忧虑未来的不确定性。

14、

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五代·契此《插秧歌》

唯有六根清净,内心不染尘埃,才能真正体验到稻谷生长般的修行进步;看似退步的行为,实则蕴含着向前迈进的智慧。这句诗借农耕之理喻禅修之道,揭示了表面的后退往往孕育着更深层次的成长与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唐·白居易《对酒》

无论贫穷或富贵,都应欢愉面对生活,若不能敞开心扉笑对人生,则是不明智之人。诗人倡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应因境遇不同而影响内心的快乐。

16、

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东湖月在天。

——元·成廷圭《道士胡道元常以一舟往来洪之东湖其自扁有曰活死人窝为赋此》

出门一笑,身心皆无所拘束,云游在东湖之上,月照长空,境界开阔。此句描绘了一种洒脱无羁、物我两忘的逍遥状态,表现了道家崇尚自然、随缘任运的精神风貌。

17、

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

不要让琐碎之事萦绕心头,如此便是人间最美的时节。诗句劝诫世人勿将琐事挂怀,提倡心无旁骛,从而达到心境宽广、岁月静好的生活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魏晋·陶渊明《饮酒》

闲适地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便悠然欣赏到了南山美景。诗人借采菊这一田园意象,生动描绘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情境,体现了他崇尚自然、恬淡宁静的人生理想。

19、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唐·白居易《初出城留别》

我生来本就没有固定的故乡,只要心灵得到安顿,哪里都可以成为我的归宿。此句表达出诗人对于故乡的超越性理解,强调精神世界的寄托远胜过物质上的安定,引申出人生旅途中寻求内心家园的主题。

20、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唐·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我已醉意盎然,想要入眠,请你先离去,若有雅兴,明日再抱琴前来相聚。此句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以及与友人之间真挚率性的交往方式,传递出一种洒脱自由、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1、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唐·鸟窠《无题》

何须再追问这浮生世事的纷扰?其实,这一生亦不过是一场梦幻。诗人以梦喻人生,启示人们不必过分纠结于现实中的得失与烦恼,因为一切终将如梦般消逝,不如淡然处之。

22、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宋·程颢《秋日》

静观万物,皆可自得其乐;四季更迭中蕴含的美好意趣,同样为人所共享。此句传递出一种对自然与生活细腻入微的感知,倡导人应融入自然,体验生活的每一刻美好,并与他人共赏四时风光。

23、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明· 许仲琳 《封神演义·第五回》

心境似白云悠然自在,意志如流水任凭东西南北。这句话描绘了一种随遇而安、心无挂碍的生活态度,寓意人的内心应当像白云一样自由舒展,像流水一样顺应自然规律,不为外物所拘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4、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唐·罗隐《自遣》

今日有酒就今朝畅饮,明日若愁则明日再愁。诗人在表达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主张活在当下,不必过于忧虑未来的不确定性,尽情享受现有的一切。

25、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唐·李白《行路难三首》

与其在意身后千年的虚名,不如珍惜眼前一杯美酒带来的快乐。此诗句揭示了诗人蔑视功名利禄、珍视即时生活乐趣的人生态度,提醒世人不应过于追求身后的名声,而忽视眼前的幸福时光。

26、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生恰似逆旅一场,你我皆是过客匆匆。借逆水行舟比喻人生的艰难曲折,表明无论是谁都在世间短暂地行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彼此间同理共情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7、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遇到知音朋友,千杯犹嫌少;言语不合心意,半句便觉多余。通过对比表达了交友之道在于心灵相通,而非话语繁多,强调真挚友谊的珍贵与难得。

28、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宋·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世事瞬息万变犹如春天的梦境一般短暂,人情冷暖又薄如秋天的云彩难以捉摸。该句以生动的季节比喻传达了世态炎凉、人事无常的感慨,劝诫人们要学会看淡世俗情感的变化。

29、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稼说送张琥》

广泛阅读却要有所选择地吸收精华,积累深厚才能厚积薄发。此言鼓励人们在学问和修为上需广博涉猎,同时要有选择性地深入学习,积累之后才可稳健而有力地展现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0、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不要嘲笑他人的贫穷或羡慕他人的富贵,毕竟死后都化作枯骨,又有何区别?诗人借此批判社会上的等级观念和贫富歧视,指出无论生前贵贱,终究归于平等,提倡对待生命应保持平常之心。

31、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松树虽能千年长存,最终仍不免朽败;槿花纵只一日盛开,也能自得其荣。此句用植物的生命形态寓言人生的长短与价值,警示人们不必过度追求永恒,即使生命短暂,也应自信绽放自己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2、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清·赵翼《论诗》

矮个子观看戏剧并未真正领悟其中妙处,只是跟随他人评论好坏。借用戏台景象讽刺社会现象,告诫人们要有独立见解,避免盲目从众,对待事物应有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33、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回顾历史上的贤良国家与家庭,成就往往源于勤俭,衰败大多起于奢侈。此句凝练总结了治国齐家的经验教训,倡导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警醒世人勿忘奢靡之风的危害。

34、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检验玉石需要烧足三天方显其真伪,识别良木必须等待七年方可定其优劣。此诗句通过玉与材的考验过程,形象地道出了识人辨物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体现出深思熟虑、耐心观察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