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热到哭?老人说芒种的天气有预兆,看看老祖宗的经验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马上就要迎来芒种节气了,这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节气的到来,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芒种节气一般是在公历的6月5-6日,而今年的芒种是在6月5日,农历是在四月二十九日,芒种节气的到来,也是高考的开始,在这里小编也提前祝福广大高三学子们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步入大学的殿堂。

其实对于农民来说,芒种也是很繁忙的一个节气,可以说它是24节气中最忙的节气了。在民间把芒种也称之为“忙种”,就凸显出了农民的繁忙程度。

老话说:“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说的就是在芒种节气的时候,此时像麦子等农作物要抢着收获了,而像水稻等农作物就要抓紧播种了,错过了就要等下一年了。

之所以农民如此的繁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和天气有关,那就是到了芒种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天气特点鲜明,南北方都可能出现高温天气,同时雨水也逐渐增多。而雨水对于麦收来说就是最大的一个挑战了。

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此时的雨水充沛,其中江南的梅雨季开始,而华南地区则迎来了龙舟水。与此同时,北方地区虽然降雨量相对较少,但强对流天气多发,雷雨天气也增多。

今夏热到哭吗?看农谚咋说的!

由于芒种是仲夏的开端,我国大部已是夏天,天气开始炎热起来了,而夏季热不热也可以通过芒种节气的天气进行一番预测。这也是老人们常说的:“夏天热不热,看芒种。”那到底怎么看呢?老祖宗传下来的谚语,就是参考的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①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

这句谚语揭示了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与降雨量的关系。它的意思是说,在芒种和夏至期间一般降雨是比较充足的,所以也叫它们“水节”,指的就是降水比较多。

但如果夏至、芒种这两个节气的降雨很少,或者是比往年少一些,那么预示着整个夏季可能会面临干旱的威胁。这样的话,夏季也就会非常的炎热的。

相反,如果降雨充沛,那么整个夏季的雨水也会相对较多,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气温也不会太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因为芒种和夏至时期,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保证生长和产量,同时夏季的雨水多,也能起到一定的降温的作用。

②芒种日晴热,夏天多大水。

这句谚语的意思比较直白,它字面意思是说如果芒种当天天气晴朗、炎热,那么预示着整个夏季的降雨量可能会比较多。

这是因为芒种时节,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湿度的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也会逐渐增多,这为夏季的降雨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芒种当天的晴热天气可能预示着夏季雨水较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类似的谚语还有“芒种太阳笑,伏里无干土”。这句话的意思也差不多,说的是在芒种节气当天是晴天,那么到了三伏天的时候雨水多,因为降雨多,所以没有“干土”。这也进一步印证了芒种天气对夏季气候的重要影响。

③芒种雨淋头,伏里火烧天。

然而,与上述谚语相反的是,这句谚语则预示着另一种可能的气候情况。它的意思是说,如果芒种节气当天下了雨,那么整个夏季可能会非常炎热,特别是在三伏天的时候会非常的炎热,就像被火烧一样。

这是因为芒种时节的降雨可能会暂时降低气温和湿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气中的水汽会逐渐积累并转化为高温高湿的环境,使得夏季更加炎热难耐。而且这也预示着三伏天的降雨少,可能会出现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芒种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到了芒种节气以后,在江南很多地方就要开始进入梅雨时节了,而雨水增多仿若一个指令,让人们根据天气变化来调整农耕的节奏。

在过去农民靠天吃饭,芒种节气期间又是一年中最忙的节气,天气对农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古人在长期的观察中就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就是今天依然流传的谚语。

这些谚语和俗语都是经过长期观察和总结得出的经验之谈,虽然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但它们却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总之,芒种节气的气象意义不仅在于它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和天气特点的变化,更在于它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智慧和气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