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残联帮我家安装了低位灶台,还帮我爱人安装了小腿假肢,现在她可以走路而且可以自己做饭,还可以照顾智障的大儿子,我现在轻松多了,有空出去干农活或打零工,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在日前江华瑶族自治县第34次全国助残日集中活动开展的假肢适配现场,该县沱江镇万石洞村残疾人谢廷付向县残联理事长连连道谢。

谢廷付家属“一户三残”,其本人视力低下,其妻子郑玉翠因小腿截肢无法行走,大儿子智障且未婚,需要谢廷付及小儿媳在家照顾。县残联年初通过“家改”摸底工作入户了解情况后,于4月中旬为郑玉翠定制了假肢,5月中旬现场安装,郑玉翠已恢复行走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其小儿媳也可放心去广东打工,谢廷付也可抽身干农活。

这是江华残联积极推行“无障碍改造+”模式,延伸改造触角的一个缩影。他们通过无障碍改造入户摸底,了解残疾人家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尽力解决,让残疾人充分享受各项惠残政策,让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温暖真正可感可及可赞。截至目前,在无障碍改造工作中,已发现并帮助无障碍改造户解决假安装肢、教育资助、适配辅具、申报各种惠残补贴、改厕等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100余个。

今年,针对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是历年来最多的情况,为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改造进度,县残联成立了项目指挥部,创新推进模式,实行“两图一表”挂图作战。精心编制了2024年无障碍改造以全县乡村振兴示范带为重点、以县城周边农村为核心的“一带一核”分布图、作战图、责任分解表,明确了责任清单、完成时限,各责任单位、责任人按照“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原则迅速进入“作战模式”,实行“逐户销号”制,有效把控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今年初,县残联投入业务骨干,分组下乡入户采取“一比二筛三入四问五定”的摸排方式,针对残疾人存在的起居难、洗浴难、烹饪难、如厕难等障碍问题和残疾人情况及家庭情况,优先考虑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兼顾各类别残疾人的改造需求和具体要求,确保困难残疾人不漏一人、不落一户,努力实现精准助残,让更多家庭享受无障碍改造带来的便捷,确定了沱江、涔天河、河路口等乡镇248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为2024年改造对象。按照“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户施策、因需服务”的方法制定了“一户一方案”并迅速组织实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县残联在每户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督,对施工过程实行全程跟踪。目前,全县已完成改造174户,完成率达到70%,预计在今年6月份可完成全部改造任务。通过精准实施该项民生可感行动,有效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品质,实现了变“障碍清单”为“幸福账单”,让困难残疾瑶胞感到了“稳稳的幸福”。(刘明政 王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