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遇到一位高血压患者。

看着不大,40岁出头的样子,第一次来找我拿降压药,我先给他量了血压,血压当时高达182/100mmHg,询问了一下基本情况,给他开了地平类降压药,并叮嘱了用药事项。可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找上门,说自己还是反复的头晕、头痛,血压迟迟降不下去,我给他推荐了联合用药,地平类加沙坦类药物联合使用。本以为这样就能使血压达标,谁知一段时间后复查血压还是那么高,这就很不正常了,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即使血压不能降到标准范围,但也不至于一直居高不下,肯定是别的方面出了问题。于是,我就询问他用药细节,在我的细细追问下,他终于说出了原因所在。

原来,在他的认知里,高血压这种疾病就和感冒一样,吃药是为了把血压降下去,血压一旦降下去,药自然也就不用吃了,尽管我一再强调降压药需要一直吃,不能停,可他始终认为药是有毒性的,长期吃药肯定会对身体产生伤害,于是他都是等到有症状了吃两粒降压药,吃完测量血压,发现血压降下去了,药也就抛之脑后了,就这样反反复复,血压也一直居高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得知原因后,我就耐心给他讲解了高血压这种疾病的来龙去脉,以及降压药的服用原则和方法,他明面上听得非常认真,连连点头,实际上从他的表情上不难看出,他还是有点难以接受,听完之后他就拿着药回家了,并表示愿意按时服药。真心希望他真的能听进心里去,早日稳定控制住血压。

其实,像他一样的高血压患者并不是少数,往往在医生眼里非常低级的用药错误,在患者眼里却非常正常,因为认知不一样,想法自然不一样,说到底还是患者缺乏对于疾病的彻底认知,加上如今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杂乱信息,进一步干扰了患者的认知,从而把患者带进了错误的用药方向。在我看来,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容易控制的慢性疾病,但比治疗高血压更难的,是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绝大多数高血压是治不好的!

高血压能不能被治愈?这是每位刚查出高血压的患者都会问到的问题。凡事不能绝对,高血压也是,但我想说的是,绝大多数高血压都是治不好的,只有极少数由某些因素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在消除因素之后血压可以恢复正常,但绝大多数高血压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以目前的医疗技术,还不能治愈。因此,一旦你查出了高血压,也就意味着它将跟随你一辈子。

高血压既然治不好,那可以任其发展,不管不顾吗?

当然不行!

其实,高血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一系列并发症,血压高点,身体可能压根没什么症状,最多有时会头晕头痛,但血压长期过高反复波动,就会冲击影响身体各器官,对我们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产生不可逆的伤害,很可能会引起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致死率极高。

总的来说,高血压就是一种治不好,而又需要一直干预控制的疾病,而干预控制的最好手段就是服用降压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正确服用降压药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

既然降压药必须长期服用,那么患者又会担心另外一个问题:长期服用降压药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吗?明确告诉患者:正确服用降压药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

其实,关于降压药的副作用问题,早就引起了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关注。所有降压药在上市之前,都会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旨在观察其对于身体的影响。如果一种药物对身体有较大的危害性,即使该药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药物监督部门也不会批准它上市销售。另外,即使这种降压药已经上市,有关部门也会严格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副作用,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都会立马召回该药,把影响降到最低,自降压药问世以来,被召回的品类已不在少数。因此,对于目前在售的降压药,我们只要谨遵医嘱,正确服药,完全没必要过度担心其毒副作用。

当然,这里所说的是正确服药,如果你不按照医生的叮嘱服用,私自停药、加药或换药,不配合治疗,即使再好的药都会对身体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吃饭吃多了还撑得慌,更何况是药物呢?另外,降压药也是药物,是药物就会有不良反应,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例如口干、干咳、心跳加速等,都是正常的,不构成对身体的损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确控压,记住这3点!

1、按规定服药

一旦确诊高血压,服药就成了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很多刚服药的患者经常由于种种原因忘记服药、间歇式服药、胡乱加药,这都是不对的服药方式,会造成血压波动,给患者的生命健康来带威胁。什么时候服药、吃多少药、一天吃几次,这些都是高血压患者必须牢记于心的事情,切莫大意。

2、服药后勤测血压

只有知道自身的血压情况,才能更好的去控制血压,如果一直埋头吃药,忽视血压监测,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用药方向。因此,勤测血压也是每位高血压患者需要养成的习惯,只有对自己的血压充分了解,才能更快更好的去稳定血压。

3、注意情绪管理

想要稳定降压,除了按时服用降压药,控制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面对一些问题时,要沉着冷静,万不可激动,否侧很容易导致血压飙升,平时有时间可以打打太极、写写书法,有利于情绪的控制,少打麻将、玩扑克,这些都容易引起情绪激动,导致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