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离世,人们充满着复杂的情感,既有恐惧,也有不舍,于是千百年来,形成了一套丧礼仪式。和西方不同,我们的丧礼中,子孙后代会披麻戴孝,即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那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中,孝服大多是白色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孝服从何时开始?

我们的丧服使用白色(素服,素衣、素裳、素冠等),是从周代开始的。周代产生了五服制度,即按服丧重轻、做工粗细、周期长短,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丧礼中要求丧服是白色,禁止穿黑色的衣服,戴黑色的帽子,称“羔裘玄冠不以吊”(《论语·乡党》)。“羔裘”,就是黑羊皮,毛皮向外。

丧服颜色以白色为主,已成为定制。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清代的寡妇,着虽黑色衣裙,但在丧礼上仍需着白色丧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丧服是白色?

中国丧服“崇白”,有诸多原因,比较常见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遵循自然

我们的祖先将万事万物归为五行,这是基于祖先们观察自然,一代代总结流传下来的。

在自然中,万物基本遵循着“春生秋亡”的规律,春季生长,秋季凋亡,当万物在秋季中凋零,世界便呈现悲凉肃杀之气,而五行之中,秋季、白色皆五行属金,因而相对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点,在我们的挽联文化中亦有体现。对于亲人的故去,我们常说“驾鹤西去”,而西方也属金,足以说明白色和“西去”,紧密相关。

此外,《后汉书》中亦有“迎气五郊,各如其色”,所描绘的是天子在不同时节身着五种不同颜色的衣服,分别为: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对应着五方大帝——东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如此,白色对应秋季和自然万物的凋谢,于是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丧服颜色。

崇尚本真

在另一个说法里,白色是一种质朴本真的颜色,不沾染其他污渍,代表着后辈对已故之人的真诚崇敬之心。

并且古人祭祀讲究“披麻戴孝”,身着麻布质地衣物,会让人感到不适,甚至因为摩擦皮肤而感到痛楚,因而借以表达失去亲人的伤痛。而麻布本就是一种自然简朴的原料,颜色呈灰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仪礼·丧服》有关丧服的表述,等级由重到轻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越是粗糙自然的服装,往往表示丧服的越厚重和等级越高。后天颜色的修饰,被认为是一种“伪”,是礼之末也。

白色代表善业

在佛教中,关于这一点也有他们的说法。

因为白色在佛教文化里代表善业,当亲人故去,走向另一个世界,子孙后代唯有通过善业,来为故亲积累福德,使他们能够早登极乐。而孝子贤孙身着白色丧服,即代表子孙身上皆为善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常说善始善终,所谓善终,不仅是对自身的要求,更是对子孙后代的要求,以白色丧服为礼仪,也代表指引后代要修善积德,累积善业。

其实无论哪种说法,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将颜色与礼仪结合,不仅是后人表达哀思的凭借,更是指引后人铭记先人恩情,积德行善的良方,也正是如此,才能够流传千年,而被我们所传承!


本平台致力于传递美与智慧、分享人生感悟,社会百态。欢迎有情怀、有温度、有哲思的文字,在这里找到灵魂归宿。除本平台声明原创外,其它内容均来自网络或他方投稿,旨在传播更多价值信息,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将第一时间处理。

转发传递智慧 |感恩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