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曾经埋葬过11位殷商朝代的大君,但在历朝历代盗墓者的不懈努力下,最后只剩下了11座空陵。而就在冥冥之中,神灵保佑住了妇好墓,得以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真实存在过的,而非神话传说的首个女将军。
她就是妇好。197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当即对殷墟小屯西北地进行了发掘,并成功发现了一座墓葬,其中很多随葬器物上,都刻着“妇好”的铭文。
考古人员惊奇的发现,这座“妇好”墓保存完好,其中随葬品极为丰富精美,共出土不同质料的随葬品1928件,其中以司母戊大方鼎为代表的200青铜礼器,以铜钺为代表的130余件青铜兵器,150多件酒器,700多件产自新疆等地的玉器佩饰,16名殉葬者、6条殉葬狗,甚至还有4面铜镜等等。
而这与殷商甲骨文卜辞所记录的有关妇好的内容基本吻合。
所以,尽管妇好不见于任何正史,却比任何文字记载的人物都更可信。
通过这些考古发现,我们大致能够了解妇好不平凡的一生。
妇好,生卒年月不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女将军。她生活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在商王武丁的60多位妻子中,妇好是第一位王后,即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
妇好原本并不姓妇,她的父姓是一个亚形中画兕形的标志。据专家推测,妇好在嫁给武丁之前应该是商王国下属或周边部落的母系部族首领或公主,有着非凡的见识和身份。
在嫁给武王后,因做出巨大贡献而被赐予丰厚的封土和士民。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被人们尊称为“妇好”或“后妇好”。由于妇好的庙号为“辛”,后人们又尊称她为“母辛”、“妣辛”、“后母辛”等。
妇好在33岁那年死去,原因至今不详,为武丁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孝己。
妇好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多的美名,更多的原因在于她是一位曾经屡上战场的女英雄。作为商王朝的统帅,她多次带兵出征,常常亲自身穿甲胄,手执青铜刀,在沙场上乘马冲杀,威风凛凛,丝毫不输于男儿。
她曾前后击败二十多个小国,为商王朝开疆拓土和强国固本立下了不朽的汗马功劳。据说,妇好臂力过人,她所用的一件兵器重达9公斤。
妇好不但能带兵打仗,而且还是国家的主要祭司,像祭天、祭先祖及祭神泉等大型活动都由她来主持;她还任占卜之官,在那样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里,这简直不可思议。
商王有60多个妻子,她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是统领六宫、母仪天下的王后;她不贪恋华美的女装,却独爱威风八面的武装,是令敌军闻风丧胆、受百姓尊敬爱戴的将军王后;她是商朝时期女人中的例外,不但精通文史,而且主持祭祀,是参与朝政的卜官王后;她让商王为她付出了真感情,是让丈夫魂牵梦萦的结发妻子,死后有独葬的巨大墓穴,享受独祭隆礼的特殊待遇的王后。
据说,妇好生前每次出征凯旋,商王武丁都要带着大臣出城十几里欢迎。
有一次夫妻相见时,武丁居然忘情到不顾尊卑礼法,当着大臣们的面与妇好同马驱骋,这在当年绝对是惊世骇俗之举。
在现存于世的甲骨文献中,记录了大量妇好疾病的情况,也说明她的身体并不好,加之长期征战且忙于政务,妇好的寿命并不长,与在商王君位上都坐了五十九年的丈夫武丁相比,妇好死得实在有些太早。
妇好死后,武丁将她葬于自己处理军政事务的宫室旁,让妻子随时陪伴着自己。每当国家有战事和庆典活动,武丁都要亲率子孙大臣,为妇好举行大规模的祭礼,请求她的保佑。
由于商人敬重死去的祖先,武丁还为妇好举行了三次冥婚,将她的魂灵分别许配给了武丁的六世祖祖乙、十一世祖大甲和十三世祖成汤,请求这三位雄武有力的先人照顾妇好。
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商朝从中兴走向极盛武丁居功至伟。直到两千年后妇好墓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惊讶地发现,武丁的身后,竟然躺若这样一个伟大的女人!
她集多种显要身份于一身,在奴隶社会空前绝后。
她是一个手挥9公斤重武器的粗犷女子,却也是一个多年疾病缠身的弱女子;她曾经指挥了商王朝最大的一次战役,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女将军,又作为商王最宠爱、最重视的一位王后,她的一生给神秘的商朝又增添了几分传奇的色彩。在那样一个年代里,一名女性能流传青史,足见其不凡的魅力。
她的墓葬保存完好,出土的随葬品之丰富一度震惊了中外的考古学家和史学家。
在商朝为数不多的遗物中,很大一部分都和这位特殊的女性有密切的关系。
只可惜,也许是那个时代的文字还不够完善,这样一个文武双全、中国史上第一位有历史记载的女将军王后,知道她的事迹的人却少之又少,就连出身也没有载入史册,留给后人的也是流传千古的、只是子民们所给予的那平凡又简单的两个字——妇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