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蓝庆华

5月25日上午,中共重庆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蓝庆华现场就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部署答记者问。

为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重庆市委一体谋划构建了"416"科技创新布局与"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着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蓝庆华表示,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对这一部署进一步细化。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蓝庆华提到"三个部署"。

一是部署技术迭代升级应用场景,开发拓展更多的新应用场景,推动新技术在场景中示范、验证、迭代,加速原始性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重大技术应用。

二是部署产品迭代升级闭环链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各类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探索产业技术研究院多元发展模式,构建从科技研发到用户反馈的产品迭代升级闭环链条。

三是部署行业迭代升级创新综合体,支持领军(链主)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产业创新综合体,努力聚合全国乃至全球的相关创新资源。

同时,重庆还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也提出"三个提升"。

蓝庆华提到,重庆将提升产业链生成控制能力,持续优化"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产业生成生态,推动更多前沿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搬到"货架",源源不断地生成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产业链源头控制能力,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中试验证、标准研制和产品开发,推进先进技术和产品向标准转化,主导和控制技术进步的方向和节奏;提升产业链基础控制能力,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赛马"机制,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着力提升基础零部件等产业基础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基础产品,推进产业链布局重构。

另外,重庆还将资金链、人才链更加精准地嵌入到创新链、产业链的各环节。推动制造业投融资多元化,探索构建中小型科技企业全成长周期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以更大力度、更大诚意、更实的举措引进培养"高精尖缺"人才,把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对接到创新链、产业链各个环节中。

蓝庆华还提到,重庆在发展以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重庆造"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比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1-4月,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23%,高于全国89.8个百分点。接下来,重庆将持续支持整车企业加强整车平台架构开发和新车型的研发,提高智能驾驶系统前装比例,打造市场认可度高的品牌和产品矩阵。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黎静 陈竹 摄影 邹飞 张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