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有博主爆料,朋友在血库工作。有一天,她向我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她说,现在停在街上的献血车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孤独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很不解地看着她,追问她这话是什么意思。她叹了口气,开始给我解释道:“现在愿意主动上献血车献血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时候献血车停在那里一整天,也没有几个人上去。血库的库存越来越紧张,可大家似乎都对献血这件事变得冷漠了。”

针对此事,网友们议论纷纷,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网友表示,像献血的人,给予更多支持才对。比如减个人所得税,减免部分社保费用,减免部分房产利息,这些都是大家很需要的。但是很多人一味索取,一味要求大家奉献,这叫什么?

有网友直言,年轻时候献过五六次,后来没去了,原因嘛楼上大家都说了。

有网友现身说法,我献过两次,一次在大学时候,发了一个献血光荣的包被同学寒假时候拿回家了,还有就是一个肉饼汤。第二次是参加工作后公司有一个指标,我被抽中了,然后公司奖了大概五千块钱,还被要求住在酒店两个星期,差不多二十年前。

有网友直逼真相,免费献血,用血收费,这个神逻辑。

其实,这些网友已经道破这种现象产生的真相,核心原因就是献血政策的问题。

近日,有媒体报道这样一起事件。献血13次,共计4900毫升,还曾因此获奖,但这名山东男子的妻子省内异地生病做手术需要备血时,却未能顺利用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12日,山东的铁先生在社交媒体吐槽了自己的遭遇,并称自己曾多次拨打自己的献血地——日照市中心血站电话都无人接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铁先生在帖子中表示,自己随后联系日照血站求助,“刚开始说给协调一下,最后却连电话都不接了。直到手术结束也没有任何回应!”铁先生质疑,“同是一个省都不能协调共用,还有什么意义吗?”

根据媒体跟进,尽管之后血站回应:接到反映当天就协调解决。但是,总体给人的感觉确实不好,也让献血者心寒。

因此,当前之所以出现这类现象,还是利益分配上出了问题。只有对献血人及家庭建立完善的保障政策,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这样才可能让大家献血有积极性,才是真正的整改方向。舍得舍得,先舍后得。但是,舍了以后,一无所得,这不就出问题了。

你对此事如何看?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