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1年的某一天,一份报纸在一个小村庄里被售卖;有一个农民偶然间看到报纸上关于杨得志的报道后,突然激动地流出了眼泪。

他小心翼翼地捧着报纸,将杨得志上任的区域信息背诵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家后,这个农民第一时间就找来笔和纸,将这些年自己的经历,以及对将军和战友的思念之情,全部都诉说在这封信里,然后满怀期待地将信寄送出去。

这个农民就是李祥,而他本人在建国前,则是一名经历过多次革命战斗的英雄。

但新中国成立后,他没有享受什么荣誉和福利,反而成为偏远地区的一个农民…

他到底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对国家和革命又有着怎样的态度和贡献?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命运多舛的老英雄吧!

寻亲路上的一波三折

信件寄出以后,终于在几个月后,李祥很幸运地收到了杨得志的回信。

李祥如获至宝地捧着这封信,他认为这封来自杨得志的信,可以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摘下他的“特务”帽子。

于是他来到有关部门,并把这封信交给相关负责人,希望能够自证清白。

但是很不幸,在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江陵县城,没人见过杨得志的字迹,也没人能证实这是杨得志的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对于这封信,他们反而认为这是“特务”李祥伪造的。

这封信不但没有打消大家对李祥的怀疑,反而加重了李祥的“嫌疑”,同时让大家觉得他还是一个“反革命分子”。

因为这个“罪名”,他被迫住在一个草棚里,大家都离这个所谓的“特务”远远的,都不愿意与他扯上联系。

同时因为战争年代身体留下了大量的损伤,导致身体大不如之前,也因此,他慢慢地成了一个“乞丐”。

尽管日子艰难,但他仍然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不愿意带着污名离开这个世界。

一晃十年过去了,时间来到1971年,在这一年,他偶然看到一份报纸上写着杨得志正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一职。

于是他下定决心,自己要亲自去找杨得志,证明自己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于,七天七夜后,李祥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济南军区大门前。

“同志你好,我找杨得志将军,他在里面吗?我想见他一面。”

守在门口的哨兵看到是一个“乞丐”,直接开口就要找杨得志将军,于是提起警戒问道:

“你是谁?为什么要找杨将军?杨将军现在不在,这里是军区,不许胡捣乱!”

“我是杨将军解放前的部下,我叫李祥,打仗时还是个团长!将军当时是我的上级!”李祥连忙回应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你拿出你的身份证明,不然军区重地,闲人免进!”哨兵一直坚守自己的职责,坚决不让李祥进入军区。

“我来这里找将军就是为了证明我的身份的,你让我就进去吧,见到面了将军就会证明我的!拜托同志了!”

但因为没有相关证件证明李祥所说的话,哨兵也不能违背自己的岗位纪律。

不过架不住李祥的苦苦哀求,哨兵指着传达室的方向告诉李祥:

“这样,你先去找传达室问问,让他帮你传一下话,看看可不可以。”

李祥在听到这句话后,连连道谢,然后来到传达室,问杨将军在吗?

传达室的回答依然是杨将军有任务,外出不在,李祥又问到那杨将军什么时候回来?

工作人员在听到一个“乞丐”,打听一个将军的行踪,目光突然变得警惕起来,上下打量着李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祥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看着跟一个乞丐一样,别人肯定怀疑。

于是连忙将自己的身份,把找杨将军的目的,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工作人员看他讲得有头有尾,不像是来找事捣乱的,便告诉李祥,让他等一下,说帮他打个电话问问。

“好!好!谢谢你呀同志,谢谢你了!”

但很遗憾的是,办公室告诉工作人员,杨将军最近有要务在身不在军区,估计要等几日才能回来。

于是传达室让李祥先回家过几日再来,并保证等将军回来,第一时间通知将军,之后将李祥安排在一个小旅馆等候消息。

几天后杨得志终于回到军区了,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报告,说有一个名叫李祥的人找他。

杨得志闻言很是震惊,十年前两人通了一次信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这么多年他一直以为李祥早就不在了,没想到时隔十年,两人还能再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谨慎起见,杨得志还是先派人,让李祥写出一些只有两人知道的经历和细节,以确保这个人是真的李祥。

几天后,杨得志收到了李祥自证清白的回信,在看到信里只有两人知道的一些事,他热泪盈眶,连忙让人带他去见李祥。

在小旅馆里,时隔多年的两个人终于见面了,在见到第一眼两人就抱在一起。

“战友们都好吗?”

“都好都好,现在日子好过多了;就你一个人,这么多年找不到你啊!”

两个人在小旅馆聊了许久,交谈中,杨得志也慢慢了解到了,李祥在过去究竟经历了什么,才导致成了后来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