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梳子姐

5月23日上午,湖北孝昌县小悟乡桥湾村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恶性事件,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男子挥刀砍死包括其母亲在内的8人。

意外之灾,血色凝重,让很多人愕然不已,一时缓不过劲来。

有不少激愤的网友评论说,精神病杀人不用承担刑事责任,这也太便宜他们了;精神病严重的不应该在精神病医院吗,为什么要放出来;既然没有住院,家里人为什么不把他看好,反放出来害人。

事情恐怕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简单,一旦住进精神病院很多权利和行为能力都会受到限制,所以精神病人确诊和住院有着严格的标准流程。

并且这起恶性事件发生在农村,老母亲也命丧儿子手中,说明其家庭和所处社区环境缺少应对这种极端情况的意识和能力。

对躁狂杀人的极端精神病患,防控难度之大远超想象。前些年身边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某单位有个能力卓越的处长,在家里突发精神疾病,把妻子和孩子全杀了,最终只能关进精神病院了事。

精神疾病大致会带来两种后果,一种是向外发力伤害别人,另一种是向内卷轧折磨自己。

相比较而言,前者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而后者则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挽救拯救。

5月24日,山西太原南中环大桥成为关注的焦点,网络上传出这里连日发生多起跳桥事件,自杀者大多选择在深夜或凌晨,以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回应说,经初步调查,这些跳桥行为确实存在,大多是个人原因而选择了这条极端道路,可能包括心理疾病、情感问题、经济压力,等等。

按说这些事不宜拿出来进行过多讨论,但我们不能忽视精神问题和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

针对青少年心理疾病特别是抑郁症爆发式增加的问题,北大六院林红医生分析认为,“看似是一个孩子出了问题,其实背后是很复杂的因素,我有的时候又很感动,有一些孩子用他们的症状,用他们自己承受的巨大的痛苦,来带动整个家庭去改变。”

孩子抑郁是在替全家“生病”,那么这些家庭又是在替谁“生病”呢?

儿童精神科门诊熙熙攘攘,排满了穿着校服的孩子,有人说是家长的问题,给孩子压力太大,有人说是学校教育上出的问题,压抑了孩子的心性,那么家长和学校的压力又从何而来呢?

之所以青少年心理问题爆发,因为他们是最脆弱的人群,没有能力进行心理上的自我保护、自我修复,所以成为高强度社会压力下受冲击最大,创伤最明显的群体。

对于成年人来说,除了卖命讨生活,连生病的资格都没有。甚至有的人会感到十分不解,现在是怎么啦,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缺吃不缺喝,怎么就抑郁了呢?

人生的意义,岂只是吃吃喝喝,那样的话与猪狗有什么区别?

前几天写菏泽南站网红直播乱象时,我提出这是病态社会的缩影,一位读者留言说“病态社会”的提法很大胆,也很契合实际。

我们承认整个社会充盈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激励着宏大叙事的高歌猛进,然而也不能忽视局部个体存在的困惑、迷茫和失落。

其中一个指标就很能说明问题,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显示,居民夜间睡眠时长普遍偏短,只有6.75小时,超六成居民睡眠质量欠佳,仅有29%的被调查人群能在23点前入睡,00后成为熬夜主力军。

睡不着觉,睡不好觉,焦虑盈怀,心神难安,这样的生活是没有质量的。

老子认为,最理想化的治理状态是“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一个好的社会并不需要太多轰轰烈烈,斗来斗去,只要能安居乐业,各得其所就非常好了。

金钱、物质、权力、功名,这些东西固然重要,可一旦成为价值的主宰,就会让人丧失最朴素清澈的心性,进而沦为世俗的奴隶。

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

有人说,要学会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继续深情地活着。

人生路上,冷暖自知,一定要学会爱自己,学会皮糙肉厚地活着。

若走得太快,请等一等灵魂;若走得太慢,就安心欣赏风景。

只要熬下去,总会迎来一树花开。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

-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