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中,体制内的工作稳定、轻松,仿佛可以安心“躺平”。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最近,一位女同事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体制内并非一片平静的港湾,而是一个充满暗流涌动的竞技场。
这位女同事,平日里文静低调,与人无争,总是默默地待在办公室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因为共同的爱好——看书,而成为了朋友。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单位里,我们互相安慰,互相陪伴,成为了彼此的慰藉。
然而,去年的晋升考核,却让这一切发生了改变。当组织部宣布要来考核我和另一位公务员时,这位女同事的心情可想而知。她比我们晚到单位几年,看着身边的同事一个个晋升,自己却原地踏步,心中的失落和焦虑可想而知。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她的反应竟然如此激烈。她在朋友圈发表了一篇充满攻击性的小作文,指责我对工作的不认真,甚至还配上了一首名为《你不配》的歌曲。这篇小作文在单位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纷纷围观,期待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她的指责,我选择了沉默。我知道,无论我说什么,都无法改变她的看法。而且,我也不想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引发更大的争议。
然而,她并没有就此罢休。在考核组面前,她大说特说我的坏话,甚至在主要领导面前哭诉自己的委屈。虽然领导并没有因此对我产生偏见,但她的行为无疑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更让我惊讶的是,她竟然在年底评优之前,再次去领导面前哭闹,要求评为“优秀”。领导为了安抚她,竟然同意了她的要求。而她,也因此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去了市组织部借调。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不久之后,她竟然又回来了。原来,这次单位里借调的人都回本单位了,而且据说以后再也没有借调的机会了。她满脸怨气地回到单位,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平和。
这位女同事的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体制内并没有真正的“躺平”之人。那些看似与世无争的人,其实只是希望别人和他们一起“躺平”。一旦发现有人进步了,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去诋毁、阻挠。因为他们害怕,害怕别人的进步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和懒惰。
所以,体制内的我们,不能被表面的平静所迷惑,更不能被所谓的“躺平”所诱惑。只有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立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