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虚开增值税发票这种犯罪行为,法律可是分了轻重的。如果涉及的税款数额比较小,那就是一般情况,处罚相对较轻。但如果数额超过一定标准,就属于"数额较大"的严重犯罪了,处罚力度自然要加大。
《刑法》明确规定,只要虚开的税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上,就被认定为"数额较大"了。如果数额达到250万元,那就直接上升为"数额巨大"的高度了。
具体来看,虚开税款50万到250万元之间,基本就被认为是"数额较大"的情况。不过法官还会根据实际案情,适当上调或下调这个标准。
比如有的案件虽然数额不太大,但凶手的犯罪手段简直无恶不作,做案动机也相当可恶,那法官就可能提前认定为"数额较大"。
再比如有的犯罪分子虽然骗去的税款数目过亿,但他主观上只是一时糊涂或受人诱骗,做案动机不是很恶劣,法官倒也可能网开一面,认定为"一般情节"。
总的来讲,在认定"数额较大"时,不仅看虚开税款的绝对数目,还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虚开税款的具体数额。数额越大,危害性就越大,越容易被认定为"数额较大"。
2.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如果是故意铤而走险,存心实施违法犯罪,就更可能被从重判罚。
3.犯罪手段和过程中的具体情节。作案手段简单还是精心策划?是否多次作案?是否胁迫他人参与?等等,情节越恶劣越容易被重判。
4.犯罪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失和社会影响。危害越大,影响面就越广,法官自然也就越倾向于从重处罚。
常见的一些"数额较大"情形包括:虚开税款50万到250万元之间、多次虚开发票、组织策划他人参与虚开、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被认定为"数额较大"的虚开发票罪,法院判决可不会手软,通常会从重从严惩治。
最近就发生过这么几起典型案件:
比如有家公司就指使人员为其虚开了100万元的增值税发票。结果公司老板不但被判了3年有期徒刑,还要交纳高达100万元的巨额罚金。
还有个人专门给企业虚开假发票骗钱,虚开税款达200万元。结果自己吃了5年有期徒刑的重刑,外加200万元天价罚金。
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税务人员竟然利用职权也参与了虚开发票的犯罪行为,涉案税款数额高达上亿元!最后那几个渎职分子被分别判处了10年有期徒刑,每人还被重罚100万元。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对于虚开发票罪"数额较大"的情况,法院的惩治力度是相当严厉的,绝不手软。无论你是企业老板、普通人,还是国家公务员,只要一旦触犯了法律,定会受到应有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