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歌手2024》 第三期的排名:

第一名:Faouzia凡希亚

第二名:YELLOW黄宣

第三名:Chanté Moore

第四名:那英

第五名:杭盖乐队

第六名:汪苏泷

第七名:海来阿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期的可看性很强——节目开始时接地气且精炼的生活片段,袭榜成功会同时淘汰末位选手的赛制,多次延迟公布哪位歌手守榜的悬念等,都为节目附上了成为精彩剧集的要素。但是单说可听性,则与预期有一定距离——各位歌手似乎一致地选择了难度不那么高的曲目改编,略显保守而意犹未尽。

很多专业同行从多个技术角度做了分析,无需画蛇添足。

亚当·兰伯特(Adam Lambert)演绎名曲“Whataya Want From Me”,令听众震惊且又在意料之中—— 这次显然并未展示他的十成功力。

可以对比 2020 年 4 月 20 日,亚当与英国摇滚乐队 QUEEN 吉他手、天体物理学家 Brian May、鼓手 Roger Taylor 在疫情封城期间远程合作演绎的名曲“We Are The Champions”(亚当在后一半将“we”改成了“you”鼓励大家并向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同样是直播,更是远程连麦,在家中的设备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依然如此撼动人心:

2019 年,Brian May 曾比较 2004-2009 年间主唱 Paul Rodgers 与亚当:“ 亚当能做 Freddie [Mercury] 做过的一切,甚至还能更多。不论你扔什么给亚当——他都能干。他能唱‘Good Old-Fashioned Lover Boy’(1976 年的 A Day At The Races 里),我们无法想象扔给 Paul Rodgers,那样做不成的。 ”

就像 Brian May 在 2015 年比较 Freddie Mercury 和亚当时所说的:“(他们)有所不同,但是我认为 Freddie 最牛的是能和观众产生联系,亚当也行。我认为这不是那些你能够学到的东西,而是些有就有、没有就没有的东西。你得像他们这样献身于艺术才行。”

如果以能否与观众产生联系作为歌手的评判标准,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的就不只是歌手的技术,还要考虑音乐学,尤其是其中的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歌手/乐手和观众/听众;欣赏歌曲不只是看/听歌手的先天机能和后天技术,更要考虑听众的审美意识,两者缺一不可,综合起来才构成音乐如何成为一种精神营养,贡献于听众的精神或物质的创造性实践。

荀子在《正名》中提出“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视觉与听觉的感知只是通道,在左右观众/听众是否投票的过程中,他们的内心情感与心理状态才是占有主导地位的因素。

歌曲引发听审团中被触动的那部分人的感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处时代、所受教育等因素塑造的欣赏习惯决定了一切。《淮南子》中写到“律虽具,必待耳而后听”,意即要听音乐(律),必须要先有具备听觉感知的、具备某种听觉心理感知结构的耳朵。

与其说排名代表了歌手的排位,倒不如说代表了听审团的审美标准和组成成分。

纵览国家队、音综现场打分、乐迷网络打分、网络神曲受众反馈、弹幕区和评论区里吵得天翻地覆;谁能打,打的是什么,什么叫能打,为什么打……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各平台、各歌手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乐迷的不同。进一步想到选曲、想到网络神曲、想到歌曲长度缩减、西方音乐受众渐多、戏曲听众渐少、民族音乐在现代兴起,想到各种概念错误、以讹传讹,各种潮流来来去去……众生百态,光怪陆离。

而我们乐评人能做些什么?大抵只能给出一些个人化的视角,终究不过是时光长河里的点点浪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最后,据说下一期的补位歌手是孙楠。

文 Demogorgon

排版 闵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硬摇滚/金属乐唱片及 CD 现货/预订请联系后台

相 关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