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1年的晚清,风云骤变,唯有那唱念做打的旧戏台,仿佛将岁月雕刻成栏,在层层叠叠的帘幔垂落中,咿呀绕梁,笙歌婉转。

彼时,京剧大师吴连奎的戏班里,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老先生,名叫贾丽川:据说,此人戏曲功底极为深厚,却从不肯招收徒弟。

若有学员向他请教,他虽来者不拒,却要按照戏码收费。

就比如:《四郎探母》共三出戏,老先生就收三份钱,每出戏四两银子,整部戏学会了,便要收十二两;由于定价昂贵,梨园子弟多贫苦,几乎没人交得起学费。

当然,也有例外:据说老先生看人极准,凡他认定的可造之材、天赋异禀者,统统倾囊传授,不计报答。

只是,普天之大,庸碌者数不胜数,可若寻那人中龙凤,却是难上加难。

就在众人为老先生制定的规矩感到可惜、认定他毕生技艺要因这固执想法失传时,却不知:一个11岁的少年,已经得到了贾丽川先生的真传。

别看这小家伙年纪小,可唱起京戏来有板有眼、余音绕梁,有一番功夫。

年少聪慧的他,承蒙老先生的提携和指点,从此正式走进京剧的世界。

时光悠悠,一晃多年。昔日饱受赞誉的少年,早已蜚声剧坛,与言菊朋、马连良、高庆奎共称京剧北派四大须生。

这个少年,便是堪称一代宗师的余叔岩。

作为著名的京剧艺术家,余叔岩出生于家学渊源的梨园世家。

他的祖父是第一代老生“老三派”之一的余三胜;父亲则是著名的青衣余紫云。

这样的成长环境,也注定余叔岩此生将与京剧结缘,缔造青出于蓝的奇迹。

11岁那年,因天资聪慧得贾丽川指导的余叔岩,又经由老先生引荐,拜“新三派”之首的谭鑫培为师;后期的他,更是全面继承了祖父余三胜、以及老师谭鑫培的精华技艺,奠定了余派大成的基础。

年少得志,唱响京津沪……这样过早的璀璨成绩,也让余叔岩自视甚高。

20岁的大好年华,他却沉溺烟花柳巷不能自拔,直到身体不堪重负吐血,嗓子嘶哑,他才被迫回归正常生活;但这番堕落的代价,是他不得不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为了养活自己,跑到“春阳友会“评戏,做票友。

直到23岁那年,余叔岩有幸被青衣泰斗陈德霖赏识,生活才得以看到曙光。

陈德霖爱惜余叔岩的才华,便多次放下身段,邀请名师泰斗们前来指导余叔岩的身段和唱腔,这些不计回报的付出,也为余叔岩来日的东山再起打稳了基础。

可以说,没有陈德霖的帮助,就没有后来的余叔岩。

此后的余叔岩也真正醒悟,如他对恩人的承诺般,从此痛改前非,刻苦磨练技艺。

25岁,得恩人成全,他娶陈德霖爱女陈淑铭为妻,夫妻恩爱和睦;29岁,余叔岩的技艺突飞猛进,先后与梅兰芳、杨小楼、荀慧生等多位名伶合作,最终成为四大须生之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在世,所面临的种种选择,无非是心与欲的对峙;无论哪方得胜,终究是避免不了痛苦和煎熬;明知对错难辨,可偏偏要将所有结果尝尽,才善罢甘休。

后来的余叔岩,亦是如此;在循环的执念中,将人生中无比珍贵的幸福,化作了悔不当初的遗憾。

尽管岳父的恩情难以报答,尽管他对妻子承诺永不纳妾,但余叔岩还是做出了背叛妻子的行为。

只因为他太想要个儿子,而与陈淑铭结婚7年,仅仅生下两个女儿;“传宗接代”这四个字,如同魔咒般紧紧跟随着余叔岩,无论怎么努力,似乎都无法躲避。

所以,婚后第7年,得知妻子无法再生育后,余叔岩瞒着妻子,在外面找了一位年轻的女友。

如同他所盼望般,年轻的女友为他生下个儿子,解决了他后继无人的问题。

但出于对岳父的顾忌,以及对妻子的愧疚,余叔岩并没有将这个女子纳为妾室,而是给了她3000元大洋,劝她另寻良人,这桩情事才就此终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虽然生下的孩子被秘密送到了余叔岩老家;但孩子长到三岁时,原配陈淑铭还是知道了这件事情。

当多年的情真意切,成为“传宗接代”的累赘,陈淑铭会怎么选择呢?

得知这场情事的那天,陈淑铭把自己关在房间一整天,没有人知道她究竟做了什么。

一天的沉默,似乎让陈淑铭理解了丈夫的痛楚,她最终选择了原谅。

我想,这也是旧式女子特有的隐忍吧。

特别是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中,所谓的花好月圆,更像是一种悲悯的幻境;而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更是一场求而不得的期盼罢了。

求而不得,盼了又有何用!

陈淑铭对丈夫的原谅里,谁能说没有几分心死如灰的绝望……

余叔岩的出轨,为陈淑铭带来了难以言说的隐痛;正是这份无法倾诉的委屈,以及故作轻松的谅解,为陈淑铭的人生画上了悲剧色彩。

许是上天有意捉弄,当一切事情得到解决后,三岁的儿子被余叔岩从老家接回来抚养,却没想到因为一场意外夭折。

当时,余年的年轻保姆,正抱着3岁的小少爷在大门外玩,恰好碰到余家的车夫在收拾车厢;两人年纪相仿,又同在余家做工,日子久了,不免生出些缠绵情谊来。

感情浓密的小情侣,打情骂俏也属于正常,但保姆却忘了自己怀里还抱着三岁的小少爷,就在两人推推闹闹时,保姆不慎将孩子摔到了地上。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中,孩子当场殒命。

这样的噩耗,对余叔岩来说,几乎是致命的绝望。

背负传宗接代的重任,他不惜背叛恩爱多年的妻子,也要为余家留后;3年多的漫长煎熬,他终于获得了妻子的原谅,可这短暂的幸福还未来得及记录,儿子便因意外去世。

这般造化弄人的命运,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可是,不接受又能如何呢?这样的噩耗,终究是于事无补。

所以,了解到真相的余叔岩,并没有对保姆和车夫多加责备;因为他知道,任何严苛的责备和追究,都无法换回儿子的性命。

如此一来,余叔岩也似乎想通了。

他只是将保姆和车夫迅速辞退,以免看到两人悲从中来。为了解决两人后续的生存问题,余叔岩还特意多给了半年的工资。

不得不说:在这件事情上,余叔岩的处理方式是让人佩服的;他足够理智,也足够善良,更足够释然;即便放眼当今社会,这番气度也无人能比。

但同时也觉得可惜:如果余叔岩不被传宗接代的执念所困,他与原配陈淑铭的婚姻,定是幸福完满的。

可世上的选择总是由不得人反悔,当我们意识到很多事情不必如此时,也往往伴随着失去的沉重代价。

经历丧子之痛的余叔岩,并没有得到命运的补偿。

相反,儿子去世不久后,本就郁郁寡欢的陈淑铭,也最终因病离世。

人至中年,事业有成…可这些成就,对彻底成为孤家寡人的余叔岩来说,倒像是一场无情的讽刺。

在这场自我成全的闹剧中,他却失去了所有。

儿子和妻子的离去,几乎让余叔岩一蹶不振。

直到两年后,身体情况不容乐观的他,才在朋友的劝说下,续娶了出身于“御医世家”的姚淑敏为妻。

一个为了如日中天的名声,一个则是渴望照顾和陪伴…这场匆匆到来的婚姻,和爱情无关。

对余叔岩来说:自二十岁起,他便身患疾病,人至中年,却又孤独煎熬在丧妻丧子的痛苦中,身体更是大不如前。

续弦姚淑敏看重名气和地位,但对余叔岩的照顾也是尽心尽力。

所以,身体稍微康复后,余叔岩还特地收下女弟子孟小冬。

其实:早在原配陈淑铭在世时,孟小冬就想拜余叔岩为师。

那个时候的“冬皇”已经红遍大江南北,余叔岩还曾亲临现场看其演出。

但即便余叔岩赏识孟小冬的才学,原配却始终不肯愿意;出于对妻子的尊重,这件事情只能暂时搁浅。

直到陈淑铭去世,余叔岩续娶姚淑敏,才将孟小冬收入门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少春、孟小冬和师父余叔岩

为了避免妻子胡思乱想和外界的闲言碎语,每每给孟小冬说戏,余叔岩总会叫上两个女儿一起,算是在场做个“监督”。

他想用自证清白的方式,力保家庭和谐,但却忘了女人的心思极为敏感,她们对认准的事情,所表现出来的细腻觉察,超乎任何人的想象。

孟小冬因天生一副绝美容颜,追求她的达官显贵数不胜数,彼时她与梅兰芳闹得不欢而散的恋情也人尽皆知。

这样的孟小冬,挑战着夫为妻纲的封建教条,也挑战着众多旧式女子的接纳底线。

所以,身为师娘的姚淑敏,没有表现出对孟小冬的任何好感,反而因街头巷尾的议论,对这个“红颜祸水”万分不待见。

她认定了孟小冬是威胁,所以和孟小冬有关的一切,她都要清除干净。

即便饱受争议和骂名,姚淑敏也在所不惜…

一场执念,生出无端困境。

煎熬在嗔痴爱恨中的我们,总以为是命运的捉弄才种种不如愿;却不知,这看似无能为力的窘迫,偏偏是我们用执念做的困局。

余叔岩的执念,毁了与原配恩爱白头的夙愿;而姚淑敏的执念,则毁了余叔岩的毕生心血。

那是1943年5月19日,京剧大师余叔岩最终因膀胱癌病逝,享年53岁。

临终前半个月,余叔岩向家人传达了遗产处理方案,分别将现有存款的十分之二用于治丧,再捐出一部分献给社会福利事业,剩余遗产由妻女平分。

但同时,余叔岩还有太多关于京剧的遗物,比如祖传的剧本,谭戏的笔记、照片、戏衣等,没有做任何处理。

按照以往规矩,梨园中的老先生们,要么将这些东西扔进火炉烧掉,要么交给最信赖和看重的弟子保管和传承。

出身梨园世家的余叔岩不会不知道这些“遗产”的重要性,但不知是忘了还是有心留存,他并没有烧掉,也没有交代托付给谁。

由于余叔岩膝下无子,传承者必然是得意门生孟小冬;所以众人皆认为,这些珍贵遗物,会被孟小冬妥善保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没有想到:续弦姚淑敏一直觉得,是孟小冬用美貌迷惑了丈夫的心,才导致丈夫日日潜心与她说戏,直至将身体耗得“油尽灯枯”。

为了报复孟小冬,姚淑敏最终在余叔岩的葬礼上,将这些珍贵遗产付之一炬;比如余叔岩生前亲手修订过的剧本、曲谱本,以及重要的笔记、照片、戏服等等,全部被姚淑敏狠心焚毁。

当这些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化为灰烬时,在场之人纷纷谴责姚淑敏的做法。

可无奈她只是个京剧无知,不谙亡夫遗物价值的蒙昧妇人,认定了将丈夫遗物焚烧殉葬是理所当然的。

或许余叔岩也没有想到:自己毕生的心血,竟在女人的嫉妒心之下灰飞烟灭。

姚淑敏对孟小冬的“报复”手段,也成为戏曲界的一场浩劫。

因为余叔岩生前修订的剧本、曲谱等珍贵资料被焚烧后,世间再无人能够复原。

如今,再聊起余叔岩,世人多是悲叹他的早逝,悲叹他的执念,也悲叹遗物所托非人,造就的巨大遗憾;

是啊,关于他的珍贵遗物少之又少;唯有弟子李少春收藏的十八张半唱片有幸传世,被戏曲鉴赏家们极其珍视;如今更是成为京剧演唱艺术的经典范本,是学习老生唱腔最好的教材。

阴晴圆缺,未尝不是一种圆满,白玉无瑕,也未尝不是一种遗憾。

漫长人生路,多得是求而不得,执迷不悟。

如余叔岩的求子不得,如陈淑铭的委屈成全,如姚淑敏的敏感善妒…细品他们的选择,谁又能明确这对错的界限。

只能说:错综复杂的遗憾,让世人生出妄念,也生出期盼。

当妄念成灾,期盼成梦,我们也不得不接受种种选择促成的局面。

这些草蛇灰线的因果,也有一个让人无可奈何的名字,叫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