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上,有人分享了自己办公桌上的秩序感:笔筒中插着整齐的笔,键盘旁摆着分类好的资料盒,抽屉里收纳得当,电脑旁还放着一杯暖杯......乍一看,就是一副随时都能马上开工的样子。

也有网友们表示,自己的工位就像打仗过后的战场:地上堆满了文件,桌面上摆满了零食袋子、瓶瓶罐罐和各种买来的保健品包装盒,甚至还有泡面桶和没喝完的奶茶。虽然看起来很忙碌,但是却无法完成任何一项工作。

有人扒出了这些工位“整理达人”的秘密:他们的工位之所以看起来不乱,是因为他们从不在这个工位上真正地坐下来工作——早上来到办公室后先在工位上收拾半天,然后便开始在会议室、咖啡厅、走廊间来回奔波“开会”,下午再回到工位上简单收拾一下就下班了。

所以说,到底什么样的工位看起来不会离职,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那些看起来工位很乱的人,大概率是不太会离职的。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洪荒之力了:“老子/老娘的工位这么整洁/混乱,到底会不会被辞退啊?”

别急,接下来我会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来细数那些看起来绝对不会离职的工位长到底什么样。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只要工位够乱够整洁就能安稳度过每一天,毕竟99%的情况下,公司并没有那么闲得蛋疼去检查你的工位。但如果你确实希望自己的工位能够让你安心工作、少点离职的想法,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工位越乱,越稳定

为什么乱一点的工作环境能让人更有安全感?

1. 自由和松弛感

塔勒布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 反脆弱性。简单来说,就是在不确定性越大的环境下,人们反而越能求生、适应和繁荣。

混乱的环境,一方面减少了外界的限制和控制(比如桌子上不能放东西、电脑上不能留下痕迹),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心理压力(没有人在意你工位上的东西到底该放在哪儿)。这种双重效应加持下,人们在这种环境中会变得更自由、更放松、更有创造力 —— 这就是所谓的“乱中取静”。

2. 降低心理负担

混乱的环境还能帮助人降低工作的心理负担。当周围一切都井然有序时,你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感知、整理和控制这一切。而当一切变得混乱时,你只需要专注于当下要完成的任务即可 —— 这就是著名的“番茄工作法”的基础。

3. 自我激励效果更好

研究发现:当任务比较简单或乏味时,员工对外界干扰的反应更加剧烈;而当任务比较复杂或有趣时,员工对外界干扰的反应则相对较弱。因此,越是杂乱无章的环境,越容易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4. 高自主决策权带来更强的责任感

混乱的环境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自主权 —— 你不需要向领导汇报每天在工位上做了什么,也不需要跟同事协调资源。这种高度自由的环境会让人更有责任感 —— 因为它的成功与失败只跟自己有关。

二、什么样的工位最容易让人留恋?

既然工位越乱越稳定,那怎样才能打造一个让人“绝不离职”的工位呢?一个优秀的工位长,至少需要具备以下3个特点:

1. 减少外界干扰

虽然我们经常强调在工作中拒绝干扰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在一个隔音罩里办公。相反,过于嘈杂或过于安静的环境都不利于工作 —— 你既需要保证有足够的空间让自己专注,又需要有适当的人声和信息流作为背景音刺激大脑。这就需要你在办公室布置软装时做些取舍了。比如,选择一些厚重的窗帘遮光隔音,买几个收纳盒整理桌面物品,还可以根据心情变换桌布......

2. 体现个人特色

英国一家调查机构曾做过一项调查:人们倾向于在工作场所看到熟悉的面孔时感到更加舒适、安全和愉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在办公桌上摆放照片、小玩偶等私人物品的原因。一个有个性、有故事的工位显然更能吸引别人的目光 —— 这就好比你在网上冲浪时,突然刷到一条有趣的博主的视频,你会忍不住给他点个赞、留个言呀!

3. 帮助形成正向心理暗示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咨询师曾在其著作《心理健康的秘诀》中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我们的工作环境其实有着强大的暗示作用 —— 它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乃至人生轨迹。所以说,如果想要营造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工作氛围的话,不妨从打造一个理想的工位开始考虑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