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解放日报·上观刊登了 一文,披露了6条“市通郊”公交线路位于市中心的首末站站点设施不全、环境脏乱、安全堪忧等现状,呼吁在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交综合体系中,能予以统筹规划、精准定位。

相关报道上线后,相关公交企业和职能部门迅速采取整改行动。市交通委表示将对全市现有46条“市通郊”线路再次梳理研究,结合年度线网工作优化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设施改进,提升候车环境

5月14日中午,记者再次来到“沪嘉专线”成都北路高架桥下首末站点,看到原先锈迹斑斑的两只座椅已被一排新椅替代,整洁的地面上还新放置了一只垃圾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沪嘉专线”成都北路高架桥下首末站点,重新设置了一排新椅,还新放置了一只垃圾桶。

在“南申专线”柳林路寿宁路首末站,记者看到地面上新竖起了一根站牌,包括首末班车时间、中途站点是否可换乘轨交、企业监督电话等信息十分醒目。已过17时,调度亭窗户开着,调度员还在里面忙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申专线”柳林路寿宁路首末站,新竖了一根站牌。

“沪商高速专线” 淡水路长乐路首末站站牌上原先的别字“塌”已得到了改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沪商高速专线” 淡水路长乐路首末站站牌上原先的别字“塌”已得到了改正。

提升管理,保障运营安全

针对“沪嘉专线”成都北路高架桥下首末站北侧的右转威海路车道上,有部分公交车辆不减速导致存在的安全隐患,市公交行业管理部门已要求相关企业立即整改。“久事公交”第一时间下发了安全工作提示,要求所属有关公交车辆应提前减速。若遇行人通过,须停车让行,还安排专人在早晚高峰时段上岗予以提醒,现场还有多名稽查队员协助。

连接市中心的“市通郊”运营里程长,市中心一端缺乏司乘人员休息场地。为防止驾驶疲劳,一些公交企业还想方设法向管理要安全。以“沪塘专线”为例,单程近50公里,沿途40多个站点,所经沿浦公路、三鲁公路、上南路等皆为车流密集路段。奉贤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优化了行车作业计划,将单车日均里程减少至212公里,较先前减少了约60公里,还为司乘人员预留充足的停站、休息时间:如市中心首末站预留15-20分钟,站点设施完备的远郊首末站的休息时间则延长至45-65分钟,大幅降低营运劳动强度,保障运营安全、有序。

在淡水路金陵中路首末站点,“沪塘专线”、“沪商高速专线”的司乘人员告诉记者,站点紧邻沿街大商厦是相关设施无法完善的一大原因。另外司乘人员如要上卫生间,必须跨越两个安装有红绿灯的路口,来回一趟至少须10分钟。当下不少企事业单位都主动“开门”接纳环卫工人入内休息,他们也热切期待沿街有关单位能对广大公交员工敞开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淡水路金陵中路首末站点,司乘人员坐在地上休息。

优化调整是技术工作,更是群众工作

市交通委在5月22日给本报的书面回复中表示,全市现有的46条“市通郊”文字线路中,6条集中于人民广场周边区域的线路其站点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协调黄浦区交警、交通、市政设施等部门,优化首末站设施资源,统筹安排站点设置。下一步将对“市通郊”线路再次梳理研究,结合年度线网工作进行优化调整。

业内人士表示,《上海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优化导则》明确了公交线路新辟、调整、终止的各种条件以及线网优化的流程,但实践中,尤其是在征求意见阶段,常常因利益涉及方“众口难调”而难以推行实施。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张良教授表示,优化调整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面对面的群众工作。他建议有关部门要公开透明优化调整等的相关信息:如不仅止于公开线路的优化调整方案,还要把原因、步骤,包括现场调研、相关数据以及有关分析,包括客流变化、公交企业成本、政府财政补贴、优化调整后所涉乘客的用时成本、换乘成本等予以公开透明,让利益涉及各方明白知晓。最好还能设置一个跟踪评估期,通过实际效果,让牵涉到的利益各方对优化调整产生信服。

当前大量“市通郊”线路,包括跨(多)区公交线路,由郊区公交企业运营,其补贴、考核等政策均由所在区制定。由于各区财政状况、对公交运营补助力度并不一致,可能使线路投放、线网资源乃至投入管理等呈现地方本位主义的特点,这并不利于全市公交网络的合理发展。业内人士建议统筹发展全市公交线网资源,统筹城乡运营补贴政策,紧扣成本规制约束标准,努力建设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捷高效、低碳智能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综合体系,擦亮上海公交品牌,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忧心事、揪心事,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向我们反映求助——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张家琳

微信编辑:泰妮

校对:huisong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