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看一份《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表》(以下简称计发表),坐标 甘肃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份计发表中可知:这位网友于2023年2月退休,退休时60岁,从3月份开始享受养老金待遇;退休时的职务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四级。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份预发的(临时性)养老金待遇计发表。机关事业单位中人退休时,为什么要先领取一段时间的预发(临时性)养老金呢?主要是受以下四个参数的影响:(一)是,退休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二)是,退休上一年的工资增长率;(三)是,退休当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四)是,退休当年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这几个参数都是从接近年底的时候陆续发布,退休人员退休时这些参数还没有发布全,为保障退休人员的退休生活,所以暂时就要预发(临时性的)养老金。

下面再来说一说预发(临时性)养老金的模式,主要有这么三种:(一)种是按着退休"老人"养老金计发模式进行预发;(二)种是按着退休"中人"养老金核算(正式)模式进行预发;(三)种是按着"中人"养老金核算模式中的"老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的模式进行预发,这种预发模式较多见。这份计发表中预发养老金的计发模式,使用的是退休"老人"的养老金计发模式。文末,我们还会结合这个实例对比一下,按第(一)种模式和第(三)种常用模式预发养老金,能差多少。

朋友们,跟我一起来详细解析计算一下这份计发表。

一、个人基本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出生日期:1963年2月。

2、退休日期:2023年2月,退休时60岁,从3月份开始享受养老金待遇。

3、参加工作时间:1981年10月。

4、视同缴费年限:(1981年10月~2014年9月)=33年。

5、实际缴费年限:(2014年10月~2023年2月)=8年5个月=8.42年。

6、累计缴费年限(工龄):(1981年10月~2023年2月)=41年5个月=41.42年。

7、退休时的职务(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四级,薪级34级。

计发表中明确记载着退休时的职级是34级(也即是薪级),这位网友的工龄达到41年之多,退休时的薪级为34级,个人感觉不太合情理。这个薪级34级,貌似2014年9月的薪级。朋友们你们觉得如何,讨论一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8、退休时职务(职称)对应2014年9月的基本工资(A):225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1420+834

=2254

1420→岗位工资,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四级。

834→薪级工资,薪级34级。

注:薪级工资这一项,用的是2014年9月的薪级对应2014年9月的薪级工资。大多数地区是这样来算的,不考虑2014年10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每年年度考核合格自然晋级这一项的。所以,这一项大多数地区是不按着退休时的薪级,而是按着2014年9月的薪级对应的2014年9月的薪级工资。

9、计发比例(M):100%。

注:计发比例与退休时的工龄有关:工龄满35年及以上,计发比例为90%;工龄满30年不满35年,计发比例为85%;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计发比例为80%;工龄满15年不满20年,计发比例为70%。这位网友按41年工龄来算,计发比例M应当取90%,但计发表中为100%。多出的这10%与网友本人是否在工作期间有过特殊贡献,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的劳模;或其所在单位为特殊工种的单位;或是所在单位位于海拔3500米以上的单位;艰苦边远地区等等,加发总计10%。朋友们,有知情的可在评论区留言切磋,感谢!

10、退休时职务(职称)对应2014年9月退休补贴标准(B):4161.5。

这一项不是统一的,各省、市有自己的标准。

11,国办发(2015)3号增加退休费(C):700。

注:正高级职称→700,副高级职称→460,中级职称→350,初级职称260。

12、工资增长率(G):1.2946。

G=(1+G2014)×(1+G2015)×……×(1+G退休当年-1)

=(1+G2014)×(1+G2015)×……×(1+G2023-1)

=(1+G2014)×(1+G2015)×……×(1+G2022)

=(1+0)×(1+0.06)×(1+0.045)×(1+0.03)×(1+0.03)×(1+0.029)×(1+0.025)×(1+0.024)×(1+0.02)

=1.2946

二、养老金计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式=退休时职务职称对应2014年9月基本工资A×计发比例M+退休时职务职称对应2014年9月退休补贴标准B+国办发(2015)3号增加退休费C

=A×M+B+C

=2254×100%+4161.5+700

=7115.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计算结果与计发表中数据吻合!

以上养老金待遇7115.5是按着退休"老人"养老金计发模式进行计算的。下面我们再按着退休"中人"养老金核算(正式的)模式中"用老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此法用的较多)"计算一下,看看这种常用的模式与这位网友得到的预发(临时性)养老金有多少的差额。

退休中人养老金核算模式之"用老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A×M+B+C)×G

=(2254×100%+4161.5+700)×1.2946

=9211.73

两种计发模式相差

=9211.73-7115.5

=2096.23

这个差距还是不小的。

朋友们,这位网友预发(临时性)养老金待遇还是比较高的,不多见。为什么会有这么理想的数额呢?个人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计发比例为100%,这项多出了10%,也就是多出了2254×10%=225.4;(二)是,退休时职务职称对应2014年9月的退休补贴标准B,这项是不统一的,各省、市不一样,即使同一省各市也不一样,有的地区即使同一个城市,各县之间也不一样,这位网友的这项补贴B=4161.5,同级别辽宁沈阳这项补贴上只有3480,这B项差=4161.5-3480=681.5。我们分析的这两项差额的合计=225.4+681.5=906.9。

朋友们,我们对这位网友预发的(临时性)养老金待遇羡慕吧,羡慕的同时一定会有很多思考,欢迎把您的思考留在评论区,我们共同来交流切磋。

感谢阅读!感谢留言、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