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案例:孩子自从上次感冒好后,已经好几个月了,但一直有清嗓子的习惯,时好时坏的。看了耳鼻喉科等,一会儿说是咽炎,一会儿说是支气管炎,一会又说是扁桃体炎。遇到这种情况,建议进行一个「抽动症的排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孩子清嗓子的情况并不少见,但一定要找准原因,对症治疗,一般孩子经常清嗓子,有以下几种情况:

1.感冒

清嗓子也是感冒并发症,因为感冒没有及时治疗好引起咽喉肿痛,像这种情况就要吃点带有消炎作用的感冒药。

2.咽炎

由于咽部炎症的刺激,孩子会感觉喉部有异物、不适、有痒感,自然就会不自主地清嗓子,可自行观察孩子的扁桃体有无红肿、脓点等。对这类孩子,家长平时就要注意给孩子多饮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习惯性饮食过饱

有些孩子下午在幼儿园已经用过餐,或者下午放学吃了零食,晚上再饱餐一顿,很容易食积。食积的孩子胃火上炎、胃气上逆到咽喉,也容易受到刺激而清嗓子。对这类孩子,家长注意控制一下当晚的饮食。

4.食物反流

食管下段的括约肌像个阀门,人进食的时候打开,不进食的时候关闭,如果有些孩子括约肌松弛,胃里的食物、胃液就会反流到食管,甚至到达咽喉,这时,孩子就会清嗓子。如果仔细询问,这类孩子大多伴有咽部异物感、慢性咳嗽、泛酸以及烧心等。

5.儿童抽动症

清嗓子是儿童抽动症的一个表现,是由一组或几组肌肉刻板、重复、短暂的抽动引起的。如果孩子清嗓子的频率高,同时伴有异常发音,而且是不自主地清嗓子,那么就可以判断孩子清嗓子是抽动症引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注意的是,抽动症的表现症状不单是清嗓子一种,大多还伴有挤眼睛、吸鼻子、耸肩等。

抽动症是怎样形成的呢?

小儿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多发于3至15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学龄期儿童较多。抽动症通常被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主要表现为头面、肢体等部位不自主抽动,比如眨眼睛、吸鼻子、摇头、耸肩、嘴角抽动、频繁清嗓子等等,动作快速重复单一,而且持续很久不能缓解。

抽动症孩子的“清嗓子”“吭吭声”就是咽喉部肌肉抽动的结果,入睡后这种情况就会消失,在陌生人面前或紧张时会加重。

抽动症的危害

01.学习成绩的影响

抽动症其症状怪异,抽动症状易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甚至留级,影响升学。

02.不能与周围人友好相处

抽动症的危害是还有在学校同学会嘲笑,不和抽动症患儿在一起玩,这样导致抽动症患儿不愿与人接触,产生自卑的心理,很敌视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一直咳嗽却找不到具体原因,一定记得要排查抽动症,家长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咨询、并做系统的检查和治疗。只有科学诊断,才能做到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