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4日消息(记者 阮修星)为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国际化服务能力,5月24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经济带中医药(传统医药)系列活动之中阿文化交融生彩专辑活动上,朝阳区第二批中医药国际服务试点基地启动,分别设在朝阳区中医医院、麦子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国际会诊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阳区第二批中医药国际服务试点基地启动(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近年来,在国家和北京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朝阳区发挥国际化优势,大力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在使馆区开办涉外中医类医疗机构,为58家外国驻华使馆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家庭医生服务,在实践中促进中医药服务与文化融合发展,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

“2023年,我们在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三里屯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第一批中医药国际服务试点基地。截至目前,朝阳区共有6家中医药国际服务试点基地,将为国际友人更好地提供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健康服务,全力打造区域中药服务特色的国际化健康品牌,深化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和交流合作。”朝阳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京外籍中医师会诊服务基地启动(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作为国际化特色突出的城区,朝阳区还建立了以社区中医师为网底、区属医院中医师为支撑、驻区中医药专家为指导的双语中医药文化传播团队,连续举办八届“朝阳区驻华使节中医药健康日”活动,举办“使节家人中医药知识风采大赛”,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医药健康知识。

记者了解到,朝阳区有836家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中医科,占全区医疗机构总数的41%;集聚286家中医类医疗机构。拥有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国家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骨伤专业医学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西医疫病防治特色突出的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等国家级中医、中西医医院,区域内中医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阳区中医医联体牵头单位授牌(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朝阳区以丰富的中医资源为依托,积极向“组团作战”方向靠拢,结合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工作,从“深化中西医结合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中医医联体”等方面,按照地域分布及合作关系,建立朝阳区北部、中部、南部中医医联体,牵头单位分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首批成员单位27家,其中医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家,形成区域内中医医疗资源协同、中医品牌特色突出、双向转诊顺畅的中医药服务网络,提升辖区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朝阳区中医药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中医人才方面,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在国家及北京市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上,依据工作评审程序,确定6个“引领类”重点专科、16个“培育类”重点专科,覆盖骨伤科、针灸科、肿瘤科、推拿科、脑病科等9个专业方向。各重点专科下沉基层共建设44个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初步形成引领类带动区属医院、培育类带动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阳区重点专科名老中医工作室授牌(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在中阿文化交融生彩专辑活动上,朝阳区为史载祥、魏玮、黄力、程志强、万冬桂进行重点专科名老中医工作室授牌。工作室将分别建在朝阳区中医医院、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