糌粑,酥油,风干牛羊肉和青稞酒!这是西藏美食的四大宝贝,有过西藏经历的人,你们都品尝过吧?

疗胃的“藏食四宝”

贾洪国

在西藏几年的军旅生活中,高原的饮食记忆,早就伫立着一座丰碑:藏食四宝———糌粑,酥油,风干牛羊肉和青稞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原糌粑,是高原人民的一道美食,光听名字就令人无比好奇。

不得不承认,我有一个呼唤糌粑的胃,年龄越长越是这样。我的胃深深地迷恋着它的香味,就像爱吃辣的人迷恋火锅,一段时间没有吃上,就会相思成病。因此,尽管我离开西藏已经三十多年,糌粑却一直是家里的必备。战友来了,捏一碗糌粑,烧一壶清茶,在特殊的香气里,回忆高原军旅往事,战友情随心慢慢放松,再慢慢地醒来,像雨后的天空,不管是不是已经晴空万里,却总觉得战友情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糌粑,是高原人民特喜爱的一种高热量食物,它具有抗寒、抗饿之功效。因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促进胃肠道消化,改善胃肠道功能。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补充人体所缺的钾、磷,及矿物质。

总之,藏民的饮食没有繁琐烹饪,糌粑就是藏民每家每户必有的储备物资之一。

任何重要的节日、活动都离不开糌粑,人们将糌粑抛撒在空中以示祝福。吉祥的日子袅袅桑烟里拌着糌粑,人们期望通过桑烟和糌粑的香味把美好的祝福送到远方。宗教仪轨中的“朵玛”也是糌粑做的,很多民间祭祀活动也离不开糌粑。

其实糌粑就是青稞炒面。青稞洗净后晒干,然后在炒锅里面翻炒,完全炒熟后晾一下,冷却后磨成粉即可。

在几百年的历史中,青稞主要运用在酿酒和磨制糌粑上。如今糌粑和青稞除了传统的价值外,也是啤酒、医药和保健品生产的原料,开发了很多的产品,同时青稞也成为了藏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餐桌上的食物应有尽有,却越来越觉得吃什么都不香了。藏民家的早餐“历尽千帆”后又回归到起点,糌粑、酥油、青稞酒和风干牛羊肉,又成了每日必备的食品。

食用糌粑的配伍原料是:青稞炒面、奶茶、酥油、曲拉、白糖。

相传公元七世纪,藏王领兵出征,在为军队给养发愁之即,从梦中得到神示:将青稞炒熟磨成面,易于携带,利于储存,便于食用。从此,糌粑,在高原流传至今。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神示,但我绝对相信,那位藏王是非常聪明的。青藏高原地广人稀,气候寒冷,物资匮乏。把青稞炒熟再磨成粉,每个士兵发一袋糌粑,一块酥油和一只碗。任何情况下都能抵御饥饿,补充能量:没有条件烧火或没有水可干吃,完全不需要任何调料。

当然士兵们还可以一口干糌粑粉一口酥油地吃,味道很特别,以前我们巡逻的时候,也曾经那样干吃过,现在怕长胖,才不敢放开地吃酥油了。巡逻途中稍有条件,只需要烧一些开水或简单的清茶,就可以放上酥油,捏一碗糌粑,就着热水将糌粑下肚。

糌粑离不开酥油茶,就像雄鹰离不开蓝天,骏马离不开草原一样,那是千百年来从银色雪山上流淌下来的不变的真理,因为那才是它们的归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酥油是从牦牛奶中提炼出来的脂肪,黄的放光,黄的热烈。酥油,是做糌粑时的必需之品,它是糌粑的灵魂所在。

草原上的牧民,把挤出的新鲜牦牛奶,倒入一个圆桶状的加厚木桶中,用一个木棒槌来回地、反复地、不厌其烦地捣治。慢慢地,渐渐地酥油就成块成块的出现了。这是经过几个小时,几百次到数千次的捣治后,所获得的成果。之后,把不太成型的酥油用双手捞出,放在盆中挤去多余的奶水,随后放入冷水中浸泡,接着进行挤压,拍打,使其更加成型,圆润,光滑。

酥油的用途极其广泛,可以做成酥油茶、酥油灯、还可以入药。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钙离子……适宜食用它的人,能强化骨骼,提高免疫力。益处多多,不胜枚举。这是上天对西藏高原的赐予,也是上天给予藏民的恩惠。

曲拉是提炼酥油后,剩下的奶渣子。经过熬制,过滤,挤压,晒干,就成为了市面上我们见到的乳黄色的颗粒状食品。可以用来泡茶,做甜点,更是可以把它磨碎放入青稞炒面中,用来做糌粑。

没有去过西藏的人说,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

在山的那头,湖的对岸,云的彼端,除了那未曾见过的风景,等着我们去追寻,这里还有一种想念的味道——风干牦牛肉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藏区谚语道:"牛吃虫草我吃牛,无病无灾药不求"。

不久前,在重庆弹子石蒲富年战友家里,再次吃到了风干牦牛肉、“啦啦”奶酪等后藏美食。让我在大快朵颐的同时,不由得想起几十年前享受吃风干肉、抓糌粑的军旅人生。

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牦牛终身无劳役,逐水草而居的半野生放牧方式、原始自然的生长过程,一生中摄入大量的虫草、贝母等名贵中草药,使牦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

西藏高原冬天地冻天寒,冬宰后的牦牛肉在房子和帐篷外自然冰冻,这个季节人们则多吃冻肉。冻肉一般是用温水泡软后煮“土巴”吃,个别的时候也有生吃的。风干肉是藏民很特殊的食物。每年冬宰后,各家各户都要做风干肉,以备来年之需。

风干肉是在冬宰时,将带骨牛羊肉切成长条放在用石头和牛粪堆砌成的圆形储藏窑内,存放时地上铺一层石头,石头上再层层堆放牛羊肉,顶上用牛皮或氆氇(藏毛呢)盖上。

西藏高原冬季往往零下几十度,气候寒冷干燥,牛羊肉逐渐自然风干,几个月后即成了风干肉,从储藏窑内取出即食,十分方便,且味道清纯,酥松易嚼,令人一食难忘。

山南、日喀则等地区的居民在制作风干牦牛肉时喜欢加入佐料。在制作风干肉之前,先将洗干净的牦牛肉剔骨,切成一块一块的长条形,大小厚度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定,如果喜欢吃干一些的就切薄一点,喜欢吃嫩一些的就切得稍稍厚一点。

用来做风干肉的牦牛肉要有皮、肥肉、瘦肉,切成了条块也得按这三类肉进行均衡分配,这样的风干牦牛肉最好吃。然后在牛肉表面撒上食盐、辣椒、花椒等佐料腌制一段时间,让调料彻底入味。最后就是将切割好的牦牛肉挂在通风处晾起来。切记不能让阳光直射。这种方法制作而成的风干牛肉所含的水分少,比较干硬,而牛肉中饱含佐料的味道,非常受年轻人喜欢。

随着藏餐文化与内地的交流渐渐深入,风干牦牛肉的做法和吃法也不断调整,逐渐由粗变细,由简变精,由低级变高级。各种风味的风干牦牛肉更应机而生,人们在肉里加了各种秘辛佐料或者几味藏药,不断挑逗着人们的味蕾。

现在市场上的风干牦牛肉产品普遍是熟肉风干。工艺做法大概受四川美食影响。口味偏辛辣浓郁,吃下去后有股热烘烘的感觉,就像肚子里有团小火在燃烧。一口风干肉配一口奶茶,就这样在咀嚼间满溢飘香....

然而,吃干肉、抓糌粑,作为藏餐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想高原军旅人生,还有使我回味无穷、满口生津、舌尖上永远离不开的美味——青稞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西藏高原,青稞守望着藏民的家园,青稞酒守护着藏民的灵魂。每当谈及酒,人们都有说不完的话题。说起酒,人们的潜意识里涌出的便是藏区青稞酒。

青稞酒总是和一些画面,一些故事在一起,在我的记忆里翻滚,随时复活。

青稞酒,其实就是从草原上一望无际的青稞地,这块巨大的酒醅中过滤出来的一滴精华,是一款散发着草原豪放气韵的专属饮料。它有自己的色彩和味道,甚至有自己的个性。和它对胃口、对脾气的人,见了它必定一见如故,有的成生死之交,永不舍弃!

在藏家,逢年过节,或是有亲戚来访,青稞酒是必不可少的招待品,即便是缺肉少菜,酒必须得端上桌,这是藏民的待客礼仪。

随着年代不同,酒的品种也多了,酒的名字在变,酒瓶的样式也在变,但不变的是,依然是青稞酿的酒。

在部队时搞军民共建活动,每逢帮藏民收割青稞的时候,劳作时没有时间回营区吃午餐,此时,青稞酒就堂而皇之悄然出场。一壶青稞酒和糌粑就成了最佳的午餐,青稞酒不仅能解乏,还能补充体力,因为它是粮食的精华。在一浪高过一浪的青稞地,在劳作的间隙,停下来喝甘甜的青稞酒,青稞酒香和麦香融合在鼻尖,别提有多美了,瞬间,你会感到那些低着头的饱满麦穗都在向金珠妈咪微笑。

西藏青稞酒回馈给爱它的人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酿酒的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对生活这首宏大诗歌的极力追捧。青稞酒恰如阿贾,无论酿造者还是善饮者,除了自身的生活底蕴,还须用一种热爱生活的心态面对她,动用你毕生的才华咏颂她,赞美她,但最重要的还在于你付出的真情实感帮助她,使她成长为绝世的精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贾洪国:1968 年生人,西藏军旅五年,双流县报记者十年。出版有个人文学集《 一花一世界 》《 人生足迹 》 《 风兮雨兮》。近年来,主要精力用于采写《寻访战友故事集》,目前已完成了《军旅宥坐——寻访战友故事集》两册,50万字已汇编成书。因为“人在变老,军旅的记忆却永葆青春!”把文字当成爱好经营,把生活当成诗意品味,一念花开,一念云起,在时光中拈花微笑,能穿透岁月漫漫的尘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贾洪国